杏坛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孙悟空经常带八戒出门,为何从不带沙僧?,杏坛一笑,杏坛一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玻璃盏),继而被玉帝贬到了流沙河。
玻璃盏并非稀世之宝,取经队伍路过西牛贺洲的时候,就频频在异国他乡见到玻璃盏。加之沙僧的前身卷帘大将可是威风凛凛,能腰挂虎头牌直挺挺地站在玉帝的身边。然而玉帝身边的大红人只是打破了一件玻璃器皿,就惹得玉帝雷霆震怒。如此来历,让人不得不怀疑沙僧和玉帝合演了一出“苦肉计”,为的就是打进取经队伍的内部,让玉帝随时掌控西天取经大业的动向。
2、表里不一沙僧看起来忠厚老实,也对孙悟空毕恭毕敬,然而在取经队伍遭遇六耳猕猴的时候,沙和尚的言行举止却有了截然相反的一面。原来沙僧飞到花果山之后,他看到“孙悟空”喊了一只猴精变成了自己的模样代替自己取经。眼见“孙悟空”动了自己的奶酪,沙僧原形毕露,他恶狠狠地操起降妖宝杖将猴精打得脑浆迸裂,还挥舞降妖宝杖朝“孙悟空”下了死手。你看沙僧一边打一边怎么和“孙悟空”说话的:“我打死你个十恶不做的泼猴!”是的,你没有看错,沙僧居然当着“孙悟空”的脸骂出了“泼猴”二字,这和沙僧平日里对孙悟空的恭敬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3、打小报告可别以为沙僧不会打小报告。在取经路上,沙僧曾对孙悟空打过猪八戒的小报告,说他在猪耳朵里藏了私房钱。孙悟空后来一经查证,发现确有其事。尽管沙僧打的是猪八戒的报告,但通过这件事情却让孙悟空对沙僧有了一个新的认知,沙僧绝对不像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他有出卖猪八戒的时候,也会有出卖孙悟空的那一天。综上,《西游记》看似荒诞不经、天马行空,却在嬉笑怒骂之中映射了人与人之间微妙又复杂的关系,着实妙不可言,这也是《西游记》为何百看不厌、经久不衰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