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章 改革农具,女配步步荣华,漫漫行,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屯田,非法占田行为。
“其次,应该是良种选育,只有种子好,才能有产量高粮食不是?”陆若华笑着道:“引入和改良粮种,是至关重要一步。”
“最后是农具改进,从耕地,除草,灌溉,收割,防虫等方面,都最好有适宜农具。还有无论是粮种选择还是农具改革,都应当因地制宜。我大燕南北方差别极大,很多在南方能用农具到了北方就不一定有用,所以因地制宜很重要。”陆若华最后道。
对于陆若华回答,萧太傅点了点头,道:“第一天可由朝廷制定,但是最后两个却又应该怎么办呢?”
“地方官员应该兴修水利,解决灌溉问题,请朝中工部或者是农家人培育和引进高产量粮食。”这里所说农家人,不是只黔首,而是只诸子百家中那个农家。
“虽然自从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诸子百家消亡了不少,但是治农大家却是还有不少,请这些人培育粮种,相信他们不会拒绝。”陆若华道。
“农具改革就需要地方官员深入百姓中,和百姓交流,另外朝廷也应该鼓励百姓改进和发明农具,他们比我们这些人更懂得什么样农具能帮助他们加快耕作。”说了这么多,陆若华觉得有些口干舌燥,抿了口茶后,才接着道:“所以朝廷最好设立奖励机制,凡是改革农具起到效果人都应当受到朝廷奖励,这样百姓才有动力。”
“当然,我还是希望朝廷能够将农书印刷成册,给百姓普及农书上知识,这样相信会有更好效果。而朝廷也最好能修订农书。”
“就比如我今天在除草时候,看到地上草其实并不高,只是一点小草,那些庄户们就要都拿着这么重锄头锄地,我觉得若是改进一下锄头,也许会事半功倍。”陆若华想到今天自己用锄头,提出建议道。
“我记得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将锄头锄面变成空,这样锄地而不翻土,既满足了田间除草需求,有能起到防旱保墒作用。”陆若华笑着道。当时她看到手中锄头就想起她上一世时候有一种叫做漏锄农具,比起现在锄头,漏锄无疑能更好地起到除草而不费力功效。
萧太傅听到这句话十分感兴趣地问道:“能不能将这个漏锄画出来?”
陆若华点了点头,萧太傅便立时让人将笔墨纸砚拿出来,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陆若华明白,每一种农具改革都是来之不易,萧太傅心系百姓,有些激动也是正常。
话好后,陆若华将其递给了萧太傅,萧太傅看了一会儿后,笑着道:“听着你讲解再加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