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梧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五七章 有一骨架自西来,长生遥,浴火梧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六月零七天,所见无不艰辛。
译:千年以前,我向南行走,准备出海寻访仙山,路途中经过三万三千九百八十一个部落,共花费九年六月零七天,所经历的过程很辛苦,所看到的也饱含世态。
4.然九载已殁,吾即出南蛮,邻近东海,尚不明道在何方,仙在何处。
译:但是九年过去了,我马上就要离开南蛮,已经邻近东海了,却依旧不明白我追求的道在哪里,我寻访的仙又在哪里。
5.忽一日,吾又至一部,逢一老妪负箧西行,欲寻其子。
吾遂问,‘令郎何方?’
老妪答曰,‘地下。’
吾再问,‘子即已毙,为何负箧西行?’
老妪复答,‘西方净土,吾子生焉,吾欲与其同行,或能乞之,可共享天伦。’
吾时惊骇顿悟,若有所感……
译:有一天,我又走进一个部落,突然遇见一个背着木箱子的老太婆,她正在向西行走,想要寻找她的孩子。
我就问了,“你的孩子在西方的哪个地方?”
老太婆回答道,“他已经死了。”
我豁然醒悟,再问道,“孩子既然死了,为什么要背个木箱子西去呢?”
老太婆说,“西方有一片净土,我的孩子现在就活在那里,我打算要去找他,总有一天能够找到,然后母子团聚。”
我当时惊住了,随即便顿悟了,有了很大的收获,隐约对我的道有了想法。
6.诸位,那老妪之子已死,为何独苟活其心中?
古人尝驾鹤西游,但这世间,可否真有西方净土?若有,亡魂即归,果否真死?若无,心头一念,岂敢为生?
这生生死死,究竟是何道理?
译:各位,在我们看来,那老太婆的孩子分明死了,但为什么在老太婆看来,他还活着呢?
故人先贤曾经乘坐仙鹤向西游行,想要寻找那传说中的净土世界,但这人世间,真的就有这样一个地方吗?如果有,那死去的人就有了依靠,就能活在这净土之中了,那么这样的死,真的就是死了?而如果没有,仅靠心头的一道执念,为什么就敢断定死去的人还活着呢?
那么现在我想请问大家,什么是生死存活?这其中又涉及到哪些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