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6章 转移,在下崇祯,星辰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可我们若是不听从明廷的调令,恐怕这些兵马就要攻打我们大清了。”
“以我大清目前的实力,是挡不住这么多的明军的,稍有不慎,便会亡国灭种。”
黄台吉的话虽然难听,但确实是实话。
大清自崇祯二年寇关失败以来,虽屡败屡战,但却是屡战屡败。
除了攻打林丹汗大胜之外,其余的基本上没怎么赢过,何况从林丹汗那掠夺的财宝还没捂热乎就被当做赔款给了明朝。
就连一直能给大清输血那朝鲜,现在也处于明军的严密控制之下,一点都指望不上了。
如今的辽东,明军在东、西、南三面封锁大清,在割地赔款之后,为了生存,黄台吉不得不派人向北面的苦寒之地发展。
可过惯了好日子,谁愿意去那破地呀,没办法,郑亲王济尔哈朗只好亲自坐镇开原,指挥人向北发展。
黄台吉的意思很明确,打,是打不过明朝的,那就只能撤退了。
但黄台吉作为大清皇帝,他是不能够开口说撤退了的,那就只能假借他人之口。
黄台吉看向范文程,“范先生是汉人,对明朝比较熟悉,范先生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范文程自然是明白黄台吉的意思的,“皇上,臣以为,睿亲王所言不无可能。”
“倘若我们听从明廷调遣,渡海前往日本,那我大清的命脉便是彻底攥在明朝的手上了。”
“就算是侥幸到了日本,我们人生地不熟,明军要想算计我们,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可若是不听从明廷调遣,明军大兵压境,来势汹汹,我们大清很难抵挡明军的兵锋。”
“对此情况,臣有三策。”
“一策,趁着明军未加防范,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全力出击,或许可以击败明军,赢得一线生机。”
“二策,凭借城池固守,趁着明军大举进攻对此渡海攻击日本,说不定可以拖垮明军,赢得一线生机。”
“三策,全面撤退,趁着明军未反应过来,我们进行战略转移,保存实力,以待反击。”
范文程虽然给了三策,但很明显,前两策是行不通的。
趁着明军不注意,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暂时能打得过明军,早就动手了,还用得着在这犯难吗。
凭借城池固守,明军都不用费劲攻城,只要把城一围,就凭大清的粮草储备,饿都能饿死。
只有第三策,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