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二王,食全食美,少地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份,“带回去给有寿吃。”
师雁行仿佛看到有寿脑门子上高高挂起的倒计时牌:
“距离高考还有三千天”
这就好比小孩过生日时收到长辈送的三五,多么沉甸甸的爱!
师雁行留意了下,发现不只有自己注意到了这个商机,包括王氏兄弟的聚云楼、汇云楼在内的多家酒楼食肆,也都多多少少推出科举限定。
但一对比就能发现差距。
有的如师家好味这般完全创新,一看就用了心思;有的就很敷衍了,东西还是那个东西,直接换个名儿割韭菜。
师雁行暗中打发姚芳和李金梅分别去聚云楼和汇云楼买来限定品,发现那两人真是亲兄弟,菜单共享,卖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不如咱家的好吃。”李金梅瓮声瓮气道。
咱家掌柜的多心灵手巧啊!做的点心又俊又香甜,名儿也好听。
师雁行挨着尝了尝,“还行。”
公里公道的说,模样确实一般,就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小点心,顶多白底上点个红点,或者刷一层蛋液,套一层黄壳子。
总体没什么心意,明晃晃透着种老店大店的倨傲。
但味道确实还行,就算比不上自家的,也没差多少。
而且主要是这两家酒楼已经在县里开了好多年,尤其是聚云楼,前些年沾了衙门供奉的光,还主打什么“文人潮流”,以至于哪怕曾经被田顷砸过场子,如今人们说起文人集会,头一个想到的还是聚云楼。
因为有这些铺垫,临近考试了,大部分人还是会习惯性去那里买。
姚芳皱眉道:“我不喜那店里的捧高踩低,瞧见穿长衫的体面人便笑得狗颠儿似的,打扮的略粗糙些便没个正眼。”
师雁行笑道:“这也难怪,毕竟也算是成中数一数二的文人圣地了嘛。”
当初田顷不就亲眼见过那些人撵客么。
若非如此,还未必会那样当众舌战呢。
姚芳不屑道:“也就是唬唬那些半瓶醋罢了,我肚皮里虽没几点墨水,却也去过省府,那里的大店不比他们强上百倍?也没这样势利眼。”
李金梅亦是赞同。
初八开始,城中人流量明显增加,有来应试的考生和陪同的家人,也有想来挑女婿的,不一而足。
师雁行还跟江茴说笑呢,“如今咱们也能看看榜下捉婿了。”
按照平均年龄来看,举人大多在二十五岁以上,而立之年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