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花辞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四章,晨昏,若花辞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烧了……”明苏想也不想便道。
玄过领命, 拿着氅衣便退了出去。
明苏接着把玩茶具,茶具表面那一层釉,上得纯净剔透, 明苏侧身对着烛光, 光影一叠, 只觉素而细腻,典雅温润。
明苏看得入神,忽然, 她脑海中滑过一个念头,上回皇后用的是什么茶具?
似乎不是青瓷, 也非白瓷, 明苏仔细一回想, 仿佛只是十分平常的紫砂。
好茶之人,通常讲究茶具, 用什么材质, 饮什么, 白瓷对霜雪,青瓷饮春露, 用盏还是用盅,皆是有讲究的。
譬如今日初雪,当取白瓷茶盅,沏君山银针,银针茶叶似剑, 白毛茸然, 冲泡之后,叶竖悬汤中,徐徐上升至水面, 茶烟随之袅袅而起,融入今日这细白初雪之中,便好似在这漫天大雪间笼上一层白烟,犹如仙境一般。
但皇后却不,她以青瓷,沏了一道信阳毛尖,虽也好看,却与今日这氛围格格不入,毫无意境可言。
皇后便是个没意境的人。
明苏暗自下了个结论。可结论刚下,她又有些心虚。
皇后虽不看重茶具,也不重视季节氛围,可她烹茶时行云流水般的举止,绝称不上无意境。
而茶汤成后,在青瓷茶盏中,青碧芬芳,恰与茶具相融,犹如春临大地,格外赏心悦目。
但这些并不足以使明苏心虚,最让她不自在的是,阿宓行茶道,也不大讲究这些,也如皇后一般更注重茶之本身。
又一处相似。
明苏就不明白了,怎么会忽然冒出这么一个使得她时常想起郑宓,处处透着郑宓影子的人。
莫非是来考验她的?考验她能否在多年相思之间,犹能对阿宓忠贞。
这么一想,明苏便释然了,她自然是经得住考验的。
玄过恰好空着手回来了。明苏见他,问道:“近日可有消息?”
没头没脑的一句,玄过却明白,回道:“没有,各处皆无消息传回。”
还是没有。明苏当真不解,这天下虽大,可这些年下来,也几乎被她找遍了。
除了起初还能在江南一带打听到有相似的女子经过,之后便是音讯全无。
阿宓身负家仇,必然会寻机回来,但她一女子,孤掌难鸣,若要成事,必得借助旧人。她纵然不想依靠她,也得联系太傅旧日的门生。
那些门生多已被排挤出朝廷,明苏也时常派人去盯梢,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