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芍县
赤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5章 芍县,凶铃禁忌:我下边有人,赤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芍县,一个只有一百年历史的小县城。
这里离武卫城的直线距离,大概只有不到五十里。
不过,走直线的话,还得先横跨濡河。
芍县的风物很贫瘠,没听说过有什么物产。
但芍县的冶锻工艺,却是整个塘驿最为出名的。
附近山里的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多达七种!
所以成了许多铁匠的理想安居地。
虽然是晚上,但隔着老远我都能看见县城里火光煜煜。
岳子藤告诉我,芍县的炉子,是二十四小时开着的。
我们开车进到县城里,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街上大晚上还有人。
“叮叮当当”地打铁声不绝于耳。
一下车我就感觉有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两边的店铺,不是五金就是铁匠铺,来往的人还不少。
不过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好像并不是本地人。
我和岳子藤商量过后,决定先沿街打听一下消息。
路上,我还问了一下岳子藤,为什么芍县还在用这么古老的锻打工艺维持地方特色?
他告诉我,既然是地方特色,那当然是要保持原汁原味才好
可自古以来,锻造这一行,就是属于军备行业。
而且有很多传说故事里的铸剑方法,都要血祭。
所以对我而言,算是有些生不逢时,要是在古代,铁匠也是我们很大的客户群体。
他还告诉我,芍县的铁匠,基本都是家传的手艺。
县城的历史虽然只有一百年,可实际上,很早以前就有人在这里定居了。
只不过,那时候这里的规模,还不足以称之为“县城”。
这个线索很重要,这说明,就算是铁匠,也有先来后到之分。
就算是打听消息,我们也要挑选那些很久以前就在这儿打铁的师傅。
县城的街道就是十字结构,没有巷子,从头到尾,只有笔直的一条路。
两边的打铁铺子很多,开炉的占了八成。
岳子藤说,芍县还有个特色,就是没有居民房。
铁匠铺商住两用,铁匠基本上都是住在铺子里。
不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一间门面颇为老旧的铁匠铺。
门面虽然破旧,但他们家店门口的客人是最多的。
我和岳子藤挤过去一看,只见一个双臂肌肉虬结的壮汉,正在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