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还是刘娥技高一筹
权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4章 还是刘娥技高一筹,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权照,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策划下,
同年十二月,
宋辽双方正式签订了和约,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澶渊之盟’!”
“卧槽!!”
“真特么服了这帮软蛋了!”
“当软骨头还能当得如此高调,除了清朝,也就是宋朝了吧?”
“只是可惜了那些浴血奋战、舍身保国的士兵和百姓们。
他们的付出,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纸充满屈辱的条约。”
“对不起,我宋朝又让大家看笑话了。”
“……”
视频继续播放,
“经过这一战过后,
寇凖因抗敌功勋卓着,
获得了诸多封赏,
并更加得到宋真宗的器重。
然而大家应该也都知道,
在宋朝时期,
但凡有功而且是对外有功之人,往往易招嫉妒,尤其易受文官群体的排挤。
加上寇凖性格执着,
平日里总是言辞直率,
因此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
“景德三年(1006年),
在澶渊之盟签订仅一年多时间,
寇凖便被罢免了宰相职务,并调任陕州做知州。
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在外地任职。
而留在朝中的王钦若等人,则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
又因他们善于逢迎、阿谀奉承,
因此深受宋真宗的宠爱。
如果寇凖能安心在外地任职,不再回京,他的晚年或许能过得较为安稳。
毕竟是做了多年宰相的人,
在朝中也算根深蒂固,
要想彻底扳倒他并不容易。
然而,天禧三年(1019年),
寇凖再次被召回京城担任丞相,
这一次的回归,却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寇凖之所以能够重返朝中并担任宰相,
实际上是因为当时掌权的王钦若和丁谓,
在声望和资历上均显不足,
难以直接晋升为宰辅。
因此,他们决定先将寇凖请回朝中,
并利用寇凖的声望,来为自己办事。
奈何寇凖回京以后,
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
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从而引发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