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掘墓人
暮兰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7章 掘墓人,大晋如此多娇/换女成凤,暮兰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能从庶民里选拔人才,提拔他们,他们有机会当官,必定会对大赵忠心耿耿,比这些有家无国的墙头草士族忠诚多了。”
能当上皇帝的都晓得士族的厉害,没他们绝对不行。而且士族们大多是文人,没有兵权,给他们权力,他们又不会像武将那样造反。
所以先帝石勒刚刚登基时就强行命令那些去乡下隐居避世的士族们搬到都城来当官,还免费提供豪宅。
现在石虎成为大赵皇帝,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石虎知道维护皇权统治,就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既然士族总是一副“我只是来打工”的态度,那么我效仿当年曹操那样不拘一格从底层选拔人才吧。
刘皇后其实为了帮助清河王悦实现理想,拿赵国试试手,在清河王悦暗中指点之下,刘皇后给石虎出了一个个好主意。
比如除了都城最高学府太学,还在各地郡县都建立小学——小学就是文字学的意思,以儒学为主。
各个郡县的小学里设博士和祭酒两人(类似教导主任和校长),还有学官(老师)。而人口密集的都城里干脆建立了宣文、宣教、崇训等等十几个小学。
每个小学选拔聪颖的幼童或者少年一百五十人,通过三次考试后,有的立刻授官,有的升入太学深造,在太学里一边学习,一边等待授官。
这是庶民提升阶级的唯一机会,也是千百年来第一次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当然,为了稳定士族的心,士族也可以通过“九品九流”制度来得到当官的机会,但是每年每个郡县都只有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五个名额。
而每个郡县的小学是一百五十个学生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成为国家储备公务员。
如果士族想要通过五个名额以外的途径当官,那也只能选进小学,成为一百五十名小学生的一员,还要通过三次考试才能当公务员,士族和庶族取仕的标准都一样了。
士族也可以什么都不干,靠着家族的供养潇潇洒洒的生活,一辈子衣食无忧。但是庶族平民百姓却能够明确的看出读书识字的好处,可以看到自己的后人终于可以摆脱祖祖辈辈社会底层的命运,爬到高处了。
真是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一晃十年过去了。
清河和王悦看着赵国各地郡县轰轰烈烈兴办小学,庶民子弟纷纷靠着三场考试脱颖而出,踏上仕途,赵国的官员涌入新的血液,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论皇帝石虎有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