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夜来把酒言知己,仕途长歌,彼岸花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内中别有隐情,他从直觉判断可能又是一起行政干预农民自主种植的事例。
这一瞬间,闻同心里着恼,心想自己看人还是太简单了,还对这两人心生好感,没想到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要是八里源村的西瓜基地是老周搞的行政干预产物,他向王部长汇报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数字十有八九有水分。实际上看眼前两人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是坏不是好。
他忽然又想到,这两人晚上突然登门造访,显然不是礼节性的,应该怀有某种目的。可恨他们利用自己的好感和好奇心,一步步把自己往他们预设好的话路上引。
这类所谓的基地,多数好大喜功,华而不实,劳民伤财。只是事情牵涉到一把手老周,就不能等闲视之,不能随便去碰。自己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首要大事就是和一把手处好关系,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和老周起矛盾。何况具体情况自己也不了解,一切都只是猜测。
正如闻同所猜测的那样,基地是周广仁一力主张搞的,结果事与愿违。老周的目的不复杂,就是为了在省里统一划定的年龄大限前冲一把,好在从镇党委书记退位时有个拿得出手的政绩,图谋个好去处,运作得当的话再上一个台阶也不是不可能的。在官场沉浮,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谁都能理解。
杜子坤深知西瓜基地是镇里的敏感话题。两人来之前,就合计了很久,商定现在的策略,委婉引出话题,最后向闻同道出实情,以寻求新任镇长的帮助,尽量减少瓜农的损失。
杜子坤做了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周广仁对他有知遇之恩,这在官场不啻于父母之外的“再造之恩”,而他却主动向新来的镇长反映周广仁的问题。这无疑触犯了官场最大的禁忌,斥之以“卖主求荣”“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等足以毁人一生的评语也不算过分。
但是想到过万农民面临着巨大的损失,面临着没粮吃的迫切危机,想到农民有可能聚众闹事的严重后果,他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视而不见。再者说,于私他还是八里源村的驻村干部,真出了事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甚至可能成为替罪羊。
在此之前,他和熊宝金一起找周广仁反映过三次,积极地提了一些解决办法,结果周广仁很不高兴,没理会他俩。
周广仁不愿意暴露事情的真相,不希望让人知道自己的“政绩工程”变质成了“垃圾工程”。尽管他自己了解真相,也知道有的人也已经知悉真相,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县领导早在西瓜挂果时就来视察过了,连绵不绝碧油油的西瓜田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