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章 村舍促膝问民情,仕途长歌,彼岸花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大的自然村。全村现有水田一千八百零二亩四分,人均合一亩二。旱地人均只有五分,林地都是自然村村集体的,没分到户,具体面积不太清楚……”
闻同听得仔细,用心地记着。他已经从杜子坤处粗略地了解过杳踪镇的基本地形地貌,王家垄位于杳踪镇的“畈上平原”地带,属于水田相对较多、旱地和林地较少的村。
杳踪镇由三个山谷冲积平原带和四座山脉构成,有所谓“四山夹三龙,三龙衔一珠”之说。这里的“龙”就是指三个七拐八弯的冲积平原。八里源村和红岗村就在中间的一个山谷冲积平原带上,另外两个山谷冲积平原带共有四个行政村。三个山谷冲积平原带交汇处就是“一珠”,即杳踪镇“镇街上”,也是杳踪行政村。
这七个行政村就构成了杳踪镇的“畈上平原”,村民经济条件稍好。其余的行政村都在山上,村子里水田面积很少,旱地和林地较多,山民十分贫苦。
“正常年景,村里各家各户吃饱饭没问题。水田全种上水稻的话,收的稻子交完公粮,大部分能余下,留够口粮还能卖点谷子。我们村经济作物种得不多,收成好的只有何嫂子家种的药材。勤快些的妇女,家庭一般一年出栏两三头猪,能换来现钱。全家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现钱,只是剩下的也不多。”王大槐说。
王大槐是老村主任,很有些“政治觉悟”,在镇长面前并不说农民卖粮后只得到粮站开的白条的事实,也不直接提卖猪换的钱一半多被名目繁多的收费、集资给收走了,但他话里话外还是隐晦地点出现状,透着不满。
闻同是农村出身的苦孩子,焉能不懂?近些年农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贫困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绝大部分家庭靠传统圈养肉猪换来现钱,却远远满足不了家庭支出。
基层各种乱收费,子女繁重的学费,繁多的人情往来等成为农村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碰上子女考上大学、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那更是象大山一样的经济负担。至于不幸重病,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等死基本上是唯一的无奈选择。
闻同心里明镜似的,面上却是不动声色,更不敢深问。农村的现状积重已久,岂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他自认怀有一颗忧民之心,却绝不愿意莽撞地当出风头的“清官”。
农民苦,农民穷,关键是要想办法为农民增收,帮农民脱贫,而不是单方面地强行压制、取消各种收费。形形色色的收费积重难返,是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无法根除的。
如果解决了农民的增收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