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争辩,寒门之士[科举],远上天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读过这句的弟子们也在思索,尚未得出答案,忽听得柳贺这句,便觉十分契合自己心思,当即叫起好来。
不少人刚刚还站在葛长理一边,可眼下也觉得他欺人太甚,纵是要考柳贺,也该出几道四书题才对,可他偏选了《礼记》中的句子,显然是故意要把柳贺逐出族学。
学堂中不会破“毋失经纪”这句的弟子恐怕有一半,按葛长理的说法,破不出的便是剿袭,便要逐出族学,那不是人人都要被赶出去了?
葛长理显然也未料到柳贺竟把这句答了出来,他快速翻书,又问了第二道题。
“无耻!”
“吾苦读十年,科考一途竟要与此人为伍!耻之!”
第二道题出自《论语》,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句。
这倒是四书中的原文,但众人皆是愤怒,只因为这一句丁显在课上刚刚讲过,属于例题,而非众人的练习题,丁显举了数个例子来破这道题,还讲了一篇会试的程文。
也就是说,柳贺要破这题,必须是他自己所想,而且要在已有范例的情况下独创出自己的答案。
“气序自运而品汇自育,此天道无言之妙也。”柳贺思索片刻便给出了答案。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大贤言,圣臣久劳于国事,每忘乎家事甚矣焉。”
“……”
“……”
葛长理每念一句都祈祷着柳贺答不出,可柳贺不仅能迅速作答,他每多答一句,学堂众人便呼应他一声,以致他答到第五句时,众人都已站到了他这边。
而葛长理的面色却越来越苍白,到最后几乎没了血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