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2章 同考人选,寒门之士[科举],远上天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送完礼,柳贺原以为自己今年春节就差不多了,然而他如今还有右中允的职务在,詹事府中又有一番人情往来,但春节后的几日,柳贺家中却仍有人上门,俱是下了帖子要来拜访他的。
这显然不是因为柳贺还在日讲官任上。
柳贺估摸着,恐怕和他将任二月会试的同考官有关。
他的本经是《诗》,必然要领《诗》的其中一房,眼下会试虽然还未开始,但京中已聚集了不少各地赴考的举子,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子弟将文章递到了柳贺手中。
对于这些帖子及礼金,柳贺一概命人退回。
柳贺自己就是辛苦考出来的,前几年会试时,虽然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也听到过京中有世家子弟买通考官的消息。
每年会试都会有这样的传闻,真真假假叫人分不清。
万历二年会试,柳贺占据了一个同考官的名额,除他之外,还有王锡爵、范应期、徐显卿、沈一贯等人,隆庆五年进士中,只有柳贺在这一科会试任同考官,十七位同考中,翰林院十一人,六科及六部各出了三人。
因而为何翰林默认入阁,即便此时不少翰林只能在史馆中默默修书,但任一科会试同考官,就可收十数位门生,这便是日后为政的后盾。
柳贺估摸着施允也该上京了。
他时常和施允通信,一是交流文章心得,二是讲述自己为官之后的心得。
施允话仍旧不多,但柳贺读了他随信附带的文章,一篇一篇十分精彩,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以柳贺的判定,如无意外,这一科施允必是能够中的。
他在这边算着日期,果然,没过几日,施允便和纪文选一道上京了,两人给柳贺和纪娘子带了不少镇江府的年货。
知晓柳贺有了女儿,施允给妙妙带了一对金手镯,施允家的儿子比妙妙要大上一岁,两人谈起这件事时都有感慨。
距离两人相识已有十年之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