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2章 张居正的思索,寒门之士[科举],远上天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州府之事真相揭晓后,张四维自顾不暇——他与王崇古皆遭言官弹劾,且王焕这盐运使的官位是张四维所荐,王焕出了事,张四维也无法置身事外。
几日之后,柳贺上了一份《盐政要事疏》。
柳三元遭贪官陷害之事早已在京中传遍了,在京城百姓心目中,柳贺与话本里仗剑匡扶正义的状元无异,他是大明朝的三元郎,他中状元时,无数百姓在街边为他庆贺。
柳贺即便在外任官,可京城百姓们也知晓他在任上的所作所为,《治水策》、《论商》两文可谓唐宋派杰作,这篇《盐政要事疏》同样条条在理,文章一出,便引得京中士子争相传阅。
明年是会试之年,不少外地的士子都聚集到了京中,备考的时间里,士子们自然要读大家文章,柳贺自任扬州知府后佳文频出,便有不少士子感慨,若柳三元一直外任便好了。
但一直任外官,似乎浪费了柳贺的能耐。
“……盐之利,不能哺盐场百姓,不能充国库之丰,天下皆之盐贵,贵在何处……柳三元这文,当真振聋发聩!”
“柳三元曾言,他文初仿韩愈,在下却觉得,柳三元如今的文章已经直追韩愈了。”
“此文初读平淡,读到后来,吾手握文卷不敢松开,只觉胸中有一股激荡之气,盐取自海,海滔滔不绝,盐之利同样如此,可惜灶户们每日辛苦取盐,却只肥了贪官与盐商。”
士子们再读《论商》与《治水策》,只觉柳贺事事皆通,他去扬州还未满三年,便将府中诸事了解得详尽透彻。
“翰林官皆以任亲民官为耻,只因翰林清贵,亲民官却成日与百姓打交道,让翰林们任亲民官,他们宁愿辞官不做。”一位士子道,“柳三元却毅然决然,实在令人佩服之至。”
“但愿天子看中柳三元,莫要耽误了他的才学。”
尽管大明不止一位状元,然而许多士子都以柳贺为榜样,认为为官应当如此,不屈于权贵,不辜负百姓,不浪费生平所学。
……
而此刻,张居正正在书房中思索。
他面前桌案上堆着一摞文卷,若柳贺在此,恐怕能够认出,文卷俱是他写给张居正的书信与文章,从他轮值诰敕房起的文章都在其上。
他并不知张居正竟将他的文章都归拢到了一处。
张居正从第一卷 文章看起,越看越快,与在诰敕房中写的文章相比,自任扬州知府后,柳贺文章的实用性越来越强。
这就是任过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