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经历三朝的宝藏老太太
悠悠的活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经历三朝的宝藏老太太,重生1980赚钱躺平咸鱼做老六,悠悠的活着,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踏着自行车行驶在北门的路上,途经金三角和人民医院,在国营饭店一部左转,再经过茨荸弄街来到县城中心广场戏剧院右转后。很快就来到了奶奶家,总共骑行大概15分钟到达了目的地。这时的奶奶和姑妈一家六口挤住在城中南大街,里外两间,上下两层的临街店铺里。这时候的临街店铺一律都还不准私人营业。
奶奶家的店面正对着新华书店和百货商店。按照上辈子的轨迹,我会把摆摊赚到的钱全都买成小人书,到我读中学时,家里的小人书差不多有 2000 来本,能装满两麻袋了。有时候遇到特别喜欢的小人书,钱不够了,我还会找奶奶要钱赞助,奶奶每次都会五分、一毛两毛地给我,让我去买小人书。奶奶每次都会微薄而慷慨地满足我的要求。奶奶其实没有参加过工作,所以也没有退休金,给我的钱都是平时儿女们孝敬给她的零花钱,她节省下来的。她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用于满足我的小人书购买需求。每次回想起长辈对我无私的爱,我都深感感动,和无地自容。
店铺右侧是冰棒厂和食品门市部,左侧也还是两家作住家用的私人店铺。再往左则是靠近广场戏剧院的公家的服装成衣铺子和拐角处的公家理发店。 总之,目前街道两侧的还在营业的店铺都属于公家的店。而私人摊贩只能摆放在人行道两侧的路缘石下。他们来自近郊的农村,贩卖一些城市中紧缺的农副产品,如米面杂粮、瓜果蔬菜、干货、山货、家禽水产以及各种零食小吃之类的。
在前往奶奶家的路上,因为人行道旁边有路缘石,我停下车来,将自行车推到了店铺街前的路缘石旁。远远地,我看到了一位包着小脚,梳着发髻的慈祥丰满的小老太太,她坐在店门口的太师椅上,正和一个同样身材的老妇人聊天。这一幕让我不禁眼眶湿润了起来。 我的奶奶生于1909年,亲历了清朝、中华民国和国民政府到新中国的三个朝代。她是富贵人家的童养媳,比爷爷小了13岁。从小就穿金戴银,裹着小脚,还有丫鬟伺候。奶奶告诉我,爷爷在世时经营着粮油铺,成衣铺,甚至还有当铺。生意兴隆,她们的家产装船回过老家三次。但同时也需要养活许多亲戚和子侄,都是从老家带出来的穷亲戚。他们不仅要资助小的上私塾读书,长大后还得帮着娶媳妇并为他们分房子。奶奶告诉我,爷爷常说:“有人才有财”。因此,解放前爷爷把钱花光了,房产也分光了。 奶奶的工作就是伺候好爷爷和她的孩子,所以她做的饭菜一级棒。她性格温和,从不和人吵架。在我记忆中,奶奶一直没有生过重病。她经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