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 赚钱嘛,不寒碜,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豪右之家参与,那显然是极为愚蠢的提议,但是宝源局不铸币,可以换银币,密州市舶司也属北方。
是不是可以在密州市舶司也设置一个兑换银币的地方呢?
朱祁钰并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你这要是被朝廷的御史们知道了,定要参你一本了。”
大明的官僚们对于宣府贡市居然可以用银币这件事,至今持有反对意见,而且也证明了,官僚们说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那些银币流出去之后,就回不来了。
他们对此颇为担忧。
李宾言的这个提议肯定会被弹劾,但是李宾言还是提出了这个想法。
按照官僚的做事原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李宾言只要完成皇命便可,主动提及此事,显然是李宾言觉得很有必要。
李宾言低声说道:“倭银产量极大,而且臣有点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朱祁钰笑着说道:“畅所欲言就是。”
盐铁会议已经极为宽松了,这种私下奏对,朱祁钰自然愿意让朝臣们多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屁股不是歪的,都好说。
李宾言赶忙说道:“臣惶恐。”
“陛下,臣以为宣德三年弃置交趾三司,其实也跟永乐十八年后,停止宝源局大规模铸铜钱有关,永乐通宝在海外横行无忌,很多地方都用通宝,并以此为资财多有囤积。”
“朝臣反对铸铜钱,认为铜钱外流,这最终宝源局不再铸造铜钱,咱大明在海外,就只是一个臆想之中的大明了。”
“看不到,也摸不到,自然毫无恭敬之心。”
李宾言的意思是永乐十八年之后,停止铸造永乐通宝,最终导致了大明在东南亚影响力的缺失。
换个更容易理解的话,意思就是美刀从全球货币体系,主动的、自发的变成了本国货币。
这种影响力的缺失,显然也是致命的。
李宾言看着陛下并未动怒,并且颇为认同,便继续说道:“陛下,在市舶司内,有人用银币换倭银,然后运至京师,再拉到宝源局换银币,这个买卖有人在做。”
“既然是得利,为何不能是朝廷呢?”
朱祁钰看着李宾言,这山东一趟,李宾言从坚决反对与民争利和支持势要豪右之家参与铸币,变成了坚持支持与民争利,而且要大肆争抢,旗帜鲜明、明火执仗的得利。
可以想象,李宾言这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发生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