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税十抽一,给银再减四分,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也只是美好罢了。
且不说山东军队,就说都督陶瑾还带着三万左右兵马,已经赶至济南府,若是真有人想要直扑大撵。
朱祁钰也不会管什么铁铉旧事,燕府忌讳,会直接躲在济南府里,济南府城坚兵强,守几个月是完全没问题的。
朱祁钰拿自己打了个窝,看看能不能钓到鱼。
军事会议散会之后,山东官员终于等到了觐见的机会。
兴安低声说道:“陛下山东巡抚李宾言、山东布政使裴纶、密州市舶司都指挥陶瑾、锦衣卫指挥使唐兴等人求见。”
朱祁钰点头说道:“宣。”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几个臣子躬身行礼。
“朕躬安,平身,赐座。”朱祁钰笑着说道。
他既然敢来山东,而且让大军前往徐州城,自然是知道山东诸府官员的忠心。
当初那些举人罢考的时候,朱祁钰对山东上下是有所怀疑的,以为都被孔府给忽悠瘸了。
但是到了这里之后,他才知道,其实相比较朝廷,山东地方比朝廷更加讨厌孔府。
哪个官员被头顶上这么一尊大庙压着,动弹不得,三年大计,次次下下等考评?升官不得,心里能乐意?
在朱祁钰没有打掉孔府之前,山东头顶上有两片天,一片是皇帝,一片是孔府。
事实上,朱祁钰除掉孔府,整个山东地界上,很多问题,都变得容易了起来。
比如为祸许久的响马,终于慢慢变成了过往,在大军反复征讨,地方官员反复宣谕劝响马下山之后,山东地界这两年安稳了许多。
更何况,陛下带来了密州市舶司,大大的解决了山东百姓生活困难的问题。
比如米粱价格,在密州市舶司设立之前,山东一石米大约四钱银左右,现在降到了三钱银,商贸活动变得频繁了起来,工坊也变多了。
即便是未作之民、游堕之民,无地也可以前往密州市舶司周围的工坊谋生。
李宾言拿着一本厚厚的奏疏说道:“陛下,密州市舶司今岁已有七十四万两银结余。”
朱祁钰拿过了账本,李宾言半年赚了七十四万两。
大明的朝贡贸易体系,分为了朝贡、贡舶、商舶三种模式。
其中朝贡是到京师的会同馆开市,大明朝和朝鲜、琉球的关系最好,朝鲜琉球每次朝贡会同馆皆开市,这部分是大明朝亏钱的部分,厚往薄来,以示朝廷怀柔天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