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七章 关于开会的若干小技巧,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朱瞻墡咂咂嘴,解释道:“他知道会被拒绝才那么写的,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罗炳忠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心服口服的说道:“殿下识人之明,慧眼如炬啊!”
范理并不蠢,为什么交一份必然会被拒绝的名单?
改土归流是国策,是一点都不能违背的,他居然把土司世官的名字写上。
如果真的想通过,为何不写土司世官的亲属呢?或者干脆写经纪买办的名字代持呢?
就是为了这份名单,不会被通过。
这就是朱瞻墡让罗炳忠和范理接触的原因,看看范理是真的蠢,还是在试探。
朱瞻墡看着罗炳忠的样子,无奈的说道:“罗长史啊,跟着孤多学几年,孤虽然不如你勇猛精进,但是孤见得多啊。”
他亲眼看着嫡皇叔汉王朱高煦,在宣德四年,全家被烤死,不长一颗七窍玲珑心,活不到现在。
罗炳忠笑着说道:“臣再在殿下这儿查漏补缺几年。”
“好了,去吧。”朱瞻墡挥了挥手,示意罗炳忠去做事便是。
郭琰正准备起身告退,朱瞻墡却叫住了郭琰。
“你的事,孤也知道了,是陛下告诉孤的。”朱瞻墡之所以一直让郭琰跟在身边,就是为了和他谈谈心。
朝廷对不起郭琰。
贵州在之前是什么地方?是穷山恶水,是几乎等同于流放之地。
正统十年那场不起眼的民乱,郭琰提领八府之地造的船全都被毁于一旦。
郭琰本人就被扔到了这贵州思州府做了知府。
郭琰一愣,神情有些悲怆的俯首说道:“谢……陛下挂怀。”
天下多少举人,多少进士,能让陛下记着的又有几个呢?
郭琰本来有点怨怼的心思,立刻烟消云散了。
朱瞻墡继续说道:“王骥已经死了。”
正统十年时候,杨士奇已经死了,假手神器的是王振,定西候蒋贵,南征麓川回来之后,对他儿子蒋琬,说了一句很古怪的话。
王骥用王振,而非王振用王骥。
郭琰的厄运是从投效皇帝建立南下西洋水师开始的,他抿着嘴唇,他自然知道这话何意,抿着嘴唇说道:“臣……一早就知道了,乐的喝了半壶酒,臣不善饮酒。”
朱瞻墡想了许久说道:“你有什么要求吗?”
郭琰赶忙俯首说道:“臣不敢,现在就挺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