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四十八章 只要价格合适,绞死自己的绞绳也可出售,朕就是亡国之君,吾谁与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邓茂七在正统十四年的时候,分兵四路攻打泉州府德化、永春、安溪、南安等县,不到月余,邓茂七就攻陷了泉州府。
泉州知府熊尚初战败被俘不屈,面北绝食而亡。
而熊尚初的名字是否应该写到英烈祠上,一直是朝廷比较争论的话题。
按照大明皇帝对叶宗留、邓茂七民乱的定性为官逼民反,那么作为官僚的熊尚初是官,是导致福建民乱的案犯。
这个问题朝堂争论不休,最后呈送到了皇帝面前。
礼部的意见是应该写到英烈祠上,熊尚初英勇忠烈,为大明而战,被俘面北绝食而亡,不肯投降,不应该让人求荣得辱。
清流言官的意见则是既然已经定性为官逼民反,那福建上下官僚,都不应该在英烈祠上榜上有名。
朱祁钰最后朱批了熊尚初为大明英烈,这件事才算是有了结果。
是朱祁钰改变了英烈的定义?
还是他要改变福建民乱定性?
都不是。
邓茂七的百万之众诉求就是惩处贪官污吏,所到之处,心里有鬼的官僚跑得慢些,都要被吊死。
可是义军俘虏了熊尚初之后,邓茂七一直在劝降,这足以证明熊尚初的贤能与清廉。
这可是义军认证过的廉洁官员!
还为大明绝食而死,自己把自己饿死了,自然有资格登上英烈祠。
朱祁钰在泉州府英烈祠上了香之后,才向着泉州府别苑而去,他在路上看完了袁彬送回来的塘报。
“这个老四,悔不该放过他,就该在南衙杀了他的。”朱祁钰看完了塘报,知道了黎思诚在清化七府一国的所作所为,面色凝重的说道。
兴安眉头稍蹙的问道:“他能成事?”
“恐成大患。”朱祁钰将手中的塘报递给了于谦说道:“于少保帮朕瞧瞧?”
于谦十分认真的看完了塘报,抬起头说道:“臣倒是觉得,这黎思诚这全仰仗亲军都尉府治国安邦,必自食其果。”
“这一日一月一年还好些,左右不过是应急罢了,清冗疾急用尚可,长期以往断断不可。”
“时日稍长,必然是大臣不安于位、小臣不安于职、商贾不安于市、行旅不安于途、士卒不安于伍、庶民不安于业。”
“条例蒙尘人法事,国之安危未可知,法之凉也,国制乱矣。”
于谦非常擅长国家之制,而且锦衣卫治国这种事,本身也不可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