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快穿之炮灰男的逆袭,瑟嫣,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
而有了晋商们的‘慷慨解囊’,那场席卷了沿海大部分乡镇的超强龙卷风所带来的灾害,算是平稳的度过了。但季言之依然没有松口气,因为崇祯二年依然是大灾小难不断。
历史上明朝末期民乱频繁爆发,除了少数的农民起义是想搏一个滔天的富贵,大部分的都是被衣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生活给逼的!包括兵变也是,即使再有拳拳爱国之心,也抵不过饿肚子啊!
做了很多世的皇帝,季言之很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何种手段来稳固民心,以及怎么凝聚军队的战斗力和爱国之心。总之在季言之一边用各种正大光明名义抄家得来的钱财支付常年累月拖欠的军队粮饷,一边又略施小计,让大明军队真的成了国之胆、君之魂的情况下,本该崇祯二年发生的诏定逆案和陕西起义军攻三水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不过人祸可避,但是天灾……
崇祯一年,季言之下令大面积推广种植红薯,还是有一定成效的。至少在对比小麦、水稻惨烈的收成,几乎全部丰收的红薯当真算得上救命的神极农作物……
堆积如山,以红薯为主的粮食让季言之的心情好了很多,即使外出的商贾依然没有带回他想要的例如玉米、土豆等等的农作物,但季言之的好心情还是一直维持到了——陕西延安府等地无雨大旱和四川成都松潘卫地震等噩耗传来的那一刻。
——这方小天道一定跟劳资有仇,见不得劳资舒畅是吧!
到底忍住咒骂出声的季言之直接将手上的陕西延安府尹和四川松潘卫县令上书的奏折给摔在了地上。
季言之转而招了六部尚书进宫来商议此事。
说到底其实也没什么好商议,无非就是核实后派钦差大臣前往受灾当地赈灾。所以季言之主要和六部尚书商议的是后金皇太极亲自督军攻入龙井关的事情……
“坚壁清野。告诉孙承宗,朕希望看到后金军队所到之处,无一户人家,田野皆是空旷的场面。”
在季言之看来,再凶悍的敌人也要有丰厚的物资支撑才能够所向披靡,一旦没了及时补给,呵,怕是战斗力要打上不止一半的折扣,毕竟辽东城池之坚可不是说假的,历史上清兵之所以能胜利入关,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吴三桂开了山海关,亲自放清兵入关的缘故!
季言之扯了扯嘴巴,掩下内心不知何时起的暴躁,尽量心平气和的道:“至于进攻,大明如今算是多事之秋,损耗方面能免就免吧,虽说朕很推崇进攻就是防守这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