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53:珐琅彩瓷,暧昧专家,波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浩看到周游手里的瓷碗,忍禁不住赞叹起来:“很精美的珐琅彩瓷,这只珐琅彩瓷碗是我见过最精美的碗了,可是这只碗未免太新了吧,不仅釉口和胎壁这些容易遭受磨损的地方都没丝毫的残缺,甚至连色彩都没丝毫的损耗。若是这只碗是老货的话,那未免太不可思议了点。”
王浩口里的意思就是这只碗是新的,不是老物件。
江军也发表意见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早前我们公司拍卖过一件民国出的珐琅彩瓷器,一样是精美绝伦,让人叹息不已,但最终也就是卖到十八万八的价格而已。”
许杰也笑话道:“如果这是真的,他就不用在这里拍摊子了。”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也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最终如此精妙的烧制方法才得以保存下来。
不过清宫珐琅彩存世稀少,价格于这些年间不断飙升。200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世界纪录。
摊主终于有了表情,说:“这东西是一个山民从山坟里挖出来的,具体的情况也不知道。几位虽然年轻,但看起来也是懂行情的,我也不糊弄几位,十五万,要的就拿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