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66:元青花梅瓶,暧昧专家,波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析道:“最直观的看法,就是这只青花梅瓶的造型有点古怪,但仔细一想却觉得合情合理,因为后代的梅瓶多数是在宋朝梅瓶的基础上发展的,特别是元朝和清朝。”
白老师回道:“问题就在这里。如果说宋代的梅瓶造型挺秀、俏丽,富于女性的特征的话,那么明代的梅瓶则是雄健、敦厚,富于男性的特征。至于清代的梅瓶,由于造型比例不当,给人以不谐调和不完整的感觉,不及明代的水平。”
顿了一下,白老师见许老没反驳就继续自己的分析:“明代和清代的梅瓶风格与这只青花梅瓶的造型有点出入,可它又与宋代的梅瓶造型风格小有差别,有一点做作的味道。”
许老笑着驳斥道:“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带盖,盖成钟形,中有管柱形子口,盖可倒过来当酒杯用。若是这只青花梅瓶有盖子的话,我会直接判断为元青花梅瓶。”
顿了一下,许老补充说明道:“清嘉庆年间的梅瓶造型多样,有的向宽短型发展,有的向瘦长型发展,胎体与乾隆时期区别不大,釉色的白度较乾隆时高,而釉的质地较乾隆时有所下降。梅瓶花纹比较多样,但艺术品位较乾隆时期差。”
“釉色不好……”
这不正是白老师和周游的第二个论断吗?
白老师开始怀疑自己的梅瓶是清嘉庆年间的梅瓶了。
周游突然提醒道:“我明白了,这是元青花!”
许老赞赏地点下头来。
纳闷的白老师不理解周游为何如何的肯定,询问道:“按照许老的说法,这论断不应该是清嘉庆年间的梅瓶吗?”
周游回道:“刚才老师也说了,清嘉庆年间的梅瓶釉色比较白,这只青花梅瓶却不是这样。还有的,这彩绘的风格走的还是宋风,这与清代当时的氛围有点不符合,变相地排除掉是清代青花梅瓶的可能性。”
白老师也理解过来,说:“我也有点明白了。排除掉明清两代的可能性,那就说只有元代符合这只青花梅瓶的表现。”
许老补充道:“元青花的豪放画风,与元代以前的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而这只青花梅瓶的造型有豪放女子的味道,而上边的彩绘是所走的路线也是比较奔放的路线,这些都恰恰好说明了它的朝代。”
白老师感慨道:“我之前还觉得它是现代某位不知名的制瓷大师主观臆造出来的赝品,但研究了许久都发现它没有一点弄虚作假的成分。只可惜自己却无法肯定其真实,所以才有今日的矛盾。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