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45:险恶的银槎,暧昧专家,波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上就被压制下去,显得有点鬼祟。
单单这个开头就给周游留下负面影响。
这样的鉴定技巧可不是学来的,而是周游自己领悟过来。在某些陌生的领域,与其看东西还不如看人,这样来得更直接,更干脆。
“诸位专家好!”
平视镜男子姿态很是谦逊,将槎形杯放到长桌上就退了开去。
成老问道:“这位藏友,不知这只槎形杯是怎么得来的呢?”
平视镜男子回道:“是祖上传下来的。我的祖上曾当过清朝的大官,家里还有一些有趣的老物件。”
诸位鉴定专家听得直点头。
李老问道:“这位藏友,你可知道这槎形杯的作者吗?”
平视镜男子答得异常干脆,回道:“自然知道,是朱碧山的杰作嘛。”
李老再问:“相信你也知道朱碧山槎形杯的价值了?”
平视镜男子点着头回道:“嗯,曾经有位做房地产的大老板用三百万跟我收购,但我没卖,觉得朱碧山的杰作不止如此。”
把玩完毕的徐老微笑着点头:“如果这东西是真的,三百万元就想买过去简直就是笑话,后边加个零还差不多。”
朱碧山,中国元代金银器雕刻铸造工艺家。以雕制银器取胜,以善制槎杯闻名,为一时冠绝,当时达官名流都以能得到他的作品为荣。
然而流传至今,朱碧山的作品仅槎杯一种,被称为“朱碧山银槎”,在世界范围内,已知存世作品仅有4件,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从某种意义上讲,朱碧山的作品代表了元代工艺装饰雕塑和小型玩赏性雕塑的成就与艺术特色。
可以说,若是这只朱碧山槎形杯是真的,那么其价值绝对不在岁寒三友壶之下。毕竟陈鸣远的紫砂壶虽然传世少,但也不像朱碧山的传世作品少得如此可怜。
成老则是为难道:“神态可掬、形象生动,槎杯的腹底和口底均刻有诗句,与传言中的一致。”
李老也开始评价:“槎身雕刻桧柏的纹理,如老树杈枒屈曲。这样的造诣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不得多得啊!”
周游也感叹道:“是啊,真是难得一见的艺术品啊。槎和人身均为铸成后再加雕刻,头、手部分焊接无痕,如此技艺,已达到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之境。”
徐老听周游这么一说,眉头当即锁得如同卷皮狗。
可是周游的话锋一转,把场面的气氛急转而下:“能把槎形杯造得如此精美,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