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综历史]衣被天下,洛娜215,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和官方机构参与到这部分运输中,大量的外国商人也会争先恐后地将粮食运到大都以换取丝绸、瓷器等商品。
而这一切到了明朝却戛然而止了。
元末明初之时,因为元朝死死抠住了大都的生命线,明帝国接手海贸的速度远比想象中的要晚。
加上当时有不少和元朝廷紧密联系的天朝商人一直在福建背着洪武帝往北面送粮,而且元朝的重要贸易港口此前是握在朱元璋的几个死对头手上,虽然他们已被洪武帝挑下马,但是余威仍在,为了防止地方势力通元,朱元璋直接废除了那几个港口。
明帝国建立之初,特殊情况众多,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很少有像明朝这样几乎全是靠着武将将天下打下来的朝代,也很少见到建国时人才已经凋敝到十个官员八个不认字的时代。
加上洪武帝认定自己是光明正大地从元政府手中夺得正统地位,因此,他格外看重那些曾经臣服于前元的藩属国,在早期给予了大量的优惠,譬如大明特有的朝贡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木白翻遍史书都找不到哪个朝代是会给前来朝贡的藩属国大笔赏赐的,其赏赐的丰厚程度远远超过了货物本身。
而且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对方从踏进国境线那一刻起就由大明承担餐饮路费的情况下,就差再给人把回去路费一并报销了。
这是朝贡吗?这明明是国家花钱求人来走一趟啊!
对上小皇孙震惊的眼神,户部的官员低头敛目不敢多言,但无论是从他们准备的材料也好,还是此前的讲述也好,其实都说明了他们的态度。
这些人未必希望大明开海贸,但他们都希望大明能够停下这种花钱找罪受的外交活动。
虽然小皇孙年纪还小,虽然众人都清楚在这件事上小皇孙能做的十分有限,但他们还是希望能够在这位大明未来的第二继承人身上种下一颗搞外交都是浪费钱的小种子。
这不是大明的官员傲慢,而是对于偌大一个明朝来说,那些朝贡的外交使者带来的商品真的不太够看。
尤其是距离大明最近的两个国家,高丽还算好一点,人参和皮毛还算有点用,对海的日本送的那是什么玩意,说难听点在大明找块地往下挖挖都能比那些玩意好。
这些贡品说白了就是朝廷花高额的价格买下来的,其中大多数洪武帝都看不上眼,而且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讲究节约的帝皇,那些贡品除了赏赐给功臣、皇子外,他基本不用,他不用旁人也没法用,只能堆在库房里发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