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4章,[综历史]衣被天下,洛娜215,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耸者,天下只有朱元璋一个人。
那么不想要如此艰苦得耕耘还要算运气,又想要快速获得成功过上好日子的办法又是什么呢?
——投机倒把。
商人风险最大,利益也是最大的,更麻烦的有钱就变坏可不是男人的专利,而是大部分人类的,因此从商虽然利益颇多,限制也巨大,政治地位低下便是其中一点。
洪武帝虽然为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捏着鼻子定下了史上最低的商品税,但这并不代表他喜欢商人。
无论是屡次将商人从各个地方挪来挪去当做拉动GDP的工具,还是对商人小到衣着布料大到房屋规格都有严格要求,都能看出他的态度。
那么既不想要做地位崇高但是日子辛苦的农民,又不想做能过好日子又总是被重点盯防的商人要怎么办?
唯一的选择便是匠人了。
到哪儿都饿不死手艺人,这是真理。
无论有灾没灾,不管人世间有多难,总有地方需要手艺人,会一门技术在绝大部分的时候便是多一条出路。
往坏里说,哪怕被发配边关,起码在路上也能得个雕琢箭矢的活,不至于去做送命的事。哪怕是倒霉被山贼掳走了,要是能烧得一手好菜,没准也能谋一份职业。
而且因为元朝土地兼并严重,从土地上被解放出来的人们无处可去,自然只能投身性价比最高,入门门槛最低的匠籍。
但所谓的入门门槛最低可不包括医匠。
旁的匠人职业千难万难,总体而言动手多过于动脑,千锤百炼之后哪怕只有肌肉记忆也能做得有模有样,但医生这个职业难道是能靠练习就学出来的吗?
如果可以的话,现代三大秃头专业就不会有医科这一项了。
从医,首先需要有的就是一颗聪明的大脑还有良好的记忆力,以及责任心。这三者无论哪一样都不是能够靠训练就拥有的。
那么可以想想,当医匠的家族出生了一个资质平庸,背个药谱认个药材都要花上旁人三五倍的时间的孩子,那得有多痛苦了。
若是现代的孩子最多也就是违背父母对他将来做个济世救人者的期盼,改行从事他业就能解决的家庭小问题,在大明这却是要被打板子乃至于掉脑袋的严重政治错误,一个不好整个家族都得跟着一起受牵连。
既然不能改行,那就只能硬着脖子上,但是从了医匠却没有才能把人治好又是个过不去的槛,为了自家的名声,也为了子孙的小命,不少医匠只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