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煜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七十年代攀高枝儿,空煜锦,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路上女同学给薛明珠做了介绍,见薛明珠一直打量周围的环境,便笑道,“校园很大,有功夫可以逛一遍看看也就都熟悉了,如果需要帮忙可以找我。”
薛明珠轻轻点头,“好的,谢谢你学姐。”
这位叫陈兰的女学生笑了笑,然后道,“其实我们这几批学生都很羡慕你们的。总归你们是正规的学生以后我们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工农兵大学生办了这些届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学完什么水平也参差不齐,外界对工农兵大学生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在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就开始担忧了。
薛明珠想了想上辈子的情况,的确,随着高考的实行,工农兵大学生的位置有些尴尬,到了后来很多用人单位甚至不肯承认工农兵大学生。
可薛明珠是下过乡的,也知道工农兵大学生如何选拔的。
除了那些走关系凭借成分进去的,大部分工农兵大学生首先要高中毕业,在乡下务农满三年,才能获得去大队推荐的资格。得了大队的资格再去公社,同整个公社上百人进行竞争演讲,之后挑选出最优秀的几名学生,送报县里,县里再经过一轮选拔。
也就是说一个县里能被选上的工农兵大学生并没有多少,并不比高考简单多少。
薛明珠能知道这些是因为当初知青点的老大哥李学斌就去参加过选拔,只可惜他止步于公社那一关。回来还跟他们说,“太难了,优秀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薛明珠一点都不敢小看这些工农兵大学生,说不定哪个就是有真本事的。
后世对这个群体有误解,但不管哪个群体人品素质都是参差不齐,不单单这一个群体。
薛明珠见陈兰有些难过,便安慰道,“都是首都大的学生,以后会好的。”
陈兰摇了摇头,收敛起情绪,“抱歉,报道的好日子我不该说这个。”
说话的功夫陈兰带他们来了经管系报道的屋子,陈兰带着薛明珠过去办了手续又领了钥匙,之后又带她们去宿舍区,“为了方便管理,我们这批人的宿舍跟你们是分开了的,所以你们这一届的女学生基本上都住在这两栋楼上。”
说着又指着不远处的一栋宿舍楼道,“我住在那边三楼,有事你可以找我。”
薛明珠道了谢,陈兰将他们带上三楼宿舍门口也准备走了。
“陈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