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章,生如夏花,张小素,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学是全市最贵也最好的一所私立高中,一年光学费就四五十万,里面孩子家长的身份非富即贵。
崔明远没有多说什么,点了下头:“要做就不能光做英华中学一所学校,周围的一中和三中都走访一下,当成一种社会现象来做,这样才有上新闻播报的价值。”
陈云朵愉快应声:“谢谢崔总指点。”
夏时举了下手:“关于那个菜农滞销,我下午有时间,可以跑一趟。”这种涉及到基层民生的报道,是栏目组必须要做的。
几个摄像师里面,郑鸣抬头说道:“我跟夏时一块。”
崔明远:“行,下午要是赶不及回来,就在五点前把采访资料整理好发过来。”
其他记者也都选好了自己的专题,留下两个待命的应对突发新闻。
走出会议室,夏时对郑鸣说道:“连累郑哥跟我一块吃苦受累了。”
郑鸣扶了下眼镜框,摆摆手:“说什么呢,就算你不去,我也会跟别的记者过去的。”
“乡下多好啊,空气新鲜,我就当度假了。回来的时候还能买一些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我女朋友肯定喜欢。”
说完就去捣鼓他的摄像器材去了。
赵菲走过来,抱着夏时的肩膀:“郑鸣很厉害的,你跟着他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以前在央视,央视哎,那是一般人能进的地吗。他是因为个人原因才调到咱们这个小破庙里的。”
夏时看出来了,很多记者都想跟郑鸣搭档。
拍摄新闻的时候,摄像师的拍摄技巧、画面选角构图,直接影响到新闻的准确性和情感传递,是连接观众、记者和新闻事件的纽带。
一进来就组了个满级队友,夏时觉得自己的人生开了挂。
她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唯一的遗憾是没能得到她的梦中情车。
人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挂念,甚至成了偏执。
夏时把她前天晚上在巷子里拍到的那辆车的的照片设置成了手机屏保。
车上男人的背影太碍眼,等她有空就把他从车上扣掉,p上她自己的照片。
中午吃好饭,夏时和郑鸣开着一辆印着淮城卫视logo的白色采访车出发,前往燕鸽村。
从电视台到燕鸽村的车程是一个小时,下午两点钟到地方,刚好菜农们开始劳作。
郑鸣先拍了些乡村风情,车子开往村长家的时候,他们在一大片空地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土坑,直径大概五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