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5章 扣分,穿越古代做夫子,麻辣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示正确答案!”
有太监扛着题板上来,上面的答案和这学子所答并无二致。
“恭喜这位学子答对,蒙舍加十分!先别急着坐下,敢问贵姓大名?”
“学生名叫霍图尔。”那学子不明所以,但还是很老实地回答了楚辞的问题。越析、蒙舍推崇大魏所学的儒家文化,是以他们所学的东西和大魏是差不多的。
“霍图尔,你刚刚说《诗经》中有笙诗六篇,那么,你知道何为笙诗吗?”楚辞问道。场上这些学子都是三国挑选出来的精英,这一环节的设置,自然是为了让他们个人得以扬名于天下。这样,以后大魏举行的比试,才会有更多的英才报名参加,这对推广大魏朝影响力也很有帮助,这就是所谓的平台效应。
“所谓笙诗,便是只撰诗题,未著文章的诗篇。它们虽收录于《诗经》中,但并无内容。”霍图尔觉得楚辞应该不会不知道呀。
“霍图尔回答的很正确,请大家掌声以示鼓励。我们不论读书还是做其他的事情都应该深入地理解,这样才能灵活运用于脑中。此题过后,让我们看看分数,蒙舍积二百三十分,越析积二百二十分,大魏积二百三十分。”
大魏的几个学子脸色很不好,他们本来是领先于其他两国二十分的,这一轮不仅没能得分,还倒扣了十分,让他们一下子就被追上了!罪魁祸首的国子监学子林承易听见分数后,头垂得更低了。
旁边一只手伸过来拉了拉林承易的衣袖,低声说道:“楚司业曾经说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思进取,一蹶不振,你忘了吗?”
林承易心头一震,抬头看见旁边的同伴们都看着他,其他人虽有点懊恼,但眼里并无责怪,反而是对他的担忧。林承易用力握拳,心里做了一个决定,刚刚丢失的十分,他一定要拿回来!
楚辞用余光注视着这些学子们,见林承易又恢复了斗志,才放下心来。
“下面是第二题,从乌图鲁山去到印加山一共有八百里,假如有一壮年骑马前行,一天可跑六十里,问春季几日可达?开始抢答!”
楚辞读完题后,心里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道题看似九章,实则另有玄机,它问得是春季几日可达?春季……春季!
正在他思考的时候,那边的铃声响了起来。周尚书笑着举牌,上面果然是大魏二字。
“请大魏学子作答。”
抢到题的四号是韶山书院的学子孟远章,他站起来后,大声地回答道:“十三天半可以到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