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一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79、没有入他的法眼,砝码,太平一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二天,林可可在反复的想了很久以后,最后给秦依依打了个电话。
“秦部长,在吗?”林可可客气的问道。
秦依依正在办公室,与长着一副香肠嘴的副部长杨世飞研究关于全县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看是林可可打的电话,秦依依对杨世飞说道:
“杨部长,那你先去那个方案,下次来研究。”
听见秦依依的电话不停的响着,杨世飞瞟了一眼放在秦依依左手边的手机,微笑着提醒道:
“秦部长,手机响了。”
秦依依听了后,心里生出一丝不快,脸色也就有些发黑,心想,这个杨世飞才怪呢,手机响了,我又没有耳聋,还需要你来提醒?
但又转而说道:
“嗯,我知道。”
杨世飞当然也看出来秦依依的不快,就嘿嘿一笑,说道:
“哦,那我出去了。”
秦依依这时候连看都不看杨世飞一眼,把脸转过去,看手机了。
杨世飞犹豫着站了起来,嘿嘿的笑着自言自语的说道:
“那你忙……我走了。”
看着杨世飞走出去的背影,秦依依心里感叹道:
“这样的人也叫男人?!满嘴跑火车。对任何人的事情都是那么的感兴趣。现在居然对我的事情也操心起来了。”
杨世飞这个人,从外形看,倒没有什么特别,矮矮胖胖的,圆脸,头发稀疏。本来是出生于益昌县一个边远的山区,但自从读了个师范校,教了几年书,然后进入地方史志办公室后,就在白天晒不着太阳、淋不着雨的房间里,所以保养得白白净净的。嘴巴倒是特别,两张嘴唇厚厚的,长在圆脸上,就像两根烤的流油的香肠。
在史志办干了近十年,参与干了一件事,也是他从此后一辈子都引以为豪的事情,就是编写了一部《益昌县志》。
在编写完《益昌县志》后,因为那时候杨世飞还年轻,年龄也不过三十多岁,而且史志办的工作整天就是与资料打交道,而与外界接触很少,所以大家对他的性格为人了解并不多。
史志办一般都设置在县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面,益昌县史志办也不例外。杨世飞看见其他的跟自己同龄的人在一些有权力的比如农办、财办、政府办,他们整天跟着县上领导进进出出,吃香的喝辣的,他心里还是痒痒的不平衡,心想,都在一栋楼里面,凭什么他们那么风光,而我却默默无闻的翻着纸质篓?那些人写的材料能够被县委书记、副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