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一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481、你也不要吹牛了,砝码,太平一楼,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当官的对自己并不公平,骂世道不公,说自己这样的一个大笔杆子,居然埋没了,尤其是喝了几杯酒后,狂放不羁,好像就他杨世飞是天底下最能干的人,红着圆圆的脸,一张香肠嘴油油的说道:
“妈那个屄哟,老子对益昌县是有功劳的人。”
酒桌上的人一听这话,也就都眼睁睁的看着杨世飞,露出一脸的怀疑神情。
杨世飞看着众人这样的神情,于是有些生气了,香肠嘴往半边一歪,拿腔拿调的说道:
“你们不服气是不是?”
众人也就嘿嘿一笑,把他说的话当下酒的菜,不当回事。这一下令杨世飞更气愤了,语调也更高了,说道:
“在史志办,老子编了一百多万字的书。”
这一下众人明白了过来,有“哦”的一声来回答他,有的意味深长的微微一笑,有的开玩笑的调侃道:
“杨主任,你还真是我们益昌县的第一大笔杆子呢。”
这话不说则已,杨世飞一听,不管说话的人是什么意思,感觉像找到了知音,逮着那个人就是一阵自我表扬,但任然拿腔拿调说道:
“你说,在益昌县50万人中,有哪个敢说编了一百多万字的书?除了我杨世飞,没有人敢说这话。”
酒桌上的人一个个又不好驳杨世飞的面子,但神情明显的不屑起来。但也有人说道:
“杨主任,你也不要把你那个啥子史志说的天花乱坠,不就是让各个单位把材料报到你那里去,你就揽个总而已。那一百多万字有啥子不得了嘛。”
杨世飞好像被人掇到了痛处似的,眼睛转了转,说道:
“你龟儿子就是外行了,虽然他们把资料报来,但史志的编写是有规矩的。如果没有我的总攥,行吗?”
那个人也不想跟他纠缠,就不开腔了。
杨世飞一下就得意起来,以为震住了大家,于是更是滔滔不绝的说道:
“老子在政策研究室,还给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好多建议哦。”
众人一听,立马打断了他的话,说道:
“老杨,别在这里吹牛了。”
已经因为喝了酒而满脸通红的杨世飞昂着颈脖,争辩道:
“说实话,如果不是我,县委、县政府的好多决策都做不出来。”
说到这满意而快乐的裂开那张香肠嘴,嘿嘿嘿的笑。
这时候有一些好事者,看不惯杨世飞的这幅德性,就不怀好意的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