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章 全县红薯大疯狂 比从前要更加努力,独宠夫郎,不曾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敢不敢, 学生也是瞎折腾,侥幸而已。”
迎着江知县赞许的眼神,黎荞很是谦虚。
同时心里决定待会儿要去书铺逛一逛, 原来圣上又写小作文了,他得买下来研读。
这几年因为科举考试的策论题总是围绕着圣上的小论文出,所以每当圣上有新作问世,那必定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大盛的书铺。
最近天气炎热,他许久没来县城, 尚不知道圣上又推出了新作。
“不是侥幸,是你在这方面的确有天赋。年轻人, 了不起。”
夸了黎荞一句, 江知县又道:“今年全县农人种了不少红薯,农人奔着粉条而来,所以你三柳村的红薯作坊不能辜负全县农人的期许。”
去年三柳村的村民干了票大的, 今年全县的农人摩拳擦掌, 也要干一票大的。
他之所以不调任,也是为了干一票大的。
恰好圣上刚写了这么一篇文章, 这简直为粉条量身定做嘛,他会带领平城的农人,跳出圣上所提的怪圈。
用实际行动去回答这篇文章。
所以他必须先给三柳村的人做一做工作。
去年粉条出现的突然, 再加上认识不足, 手忙脚乱之下没能将利益最大化, 但今年准备充裕,必须整一波大的。
“麦收后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全县农人所种红薯的亩数, 全县十个镇, 一百七十个村子, 一共种了三十万亩的红薯。”
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 因为平城总共的耕地面积才四十万亩。
这说明全县农人只种了少量的小米、高粱、玉米等杂粮,余下的田地全部种成了红薯。
黎荞听到这个数字,睁大了眸子。
三十万亩红薯?
……
天,这得出大事。
陶竹也被这个数字给惊着了,他想象力有限,三十万亩具体有多少,他根本想象不出来……
“今年雨水足,我估摸着红薯的亩产量和去年差不多,一亩地能收个两千斤。”
“若是按照两千斤算,那三十万亩红薯能收获六万万斤红薯。这是一座红薯山啊。”
江知县感叹。
平城农人被三柳村的银子刺激得红了眼,所以今年这般疯狂。
若是粉条生意出了岔子,那全县农人都得疯。
因此,三柳村的红薯作坊是下半年全县的焦点,绝对不能有任何疏漏,一定要把这一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