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四皇子 陶竹认出了高志远,独宠夫郎,不曾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那是祖上好几代人的累积, 再加上经营有道,所以家底不错。”
辛知立马解释。
他家本就是大地主,后来前朝末年天下乱起来了, 他曾祖拉上自家的佃农,又雇佣了一些好汉,凑成一支五千人的队伍,打下了附近几个县城,勉强算是占据一府之地。
后来太上皇领兵横扫过来, 他曾祖立马归顺,然后他祖父跟着太上皇打天下, 又发了点战争小财。
所以他家能有此时的家底, 主要还是靠之前的累积,好几代人一起努力才有今日呢。
“我家这根本不算什么,我们好几代人加一起才能与黎兄你拼拼财力, 你一人顶得上我辛家一百多年的累积, 我可太佩服你了。”
辛知接过黎荞递过来的茶碗,嘴巴里又说个不停。
黎荞汗颜:“我哪里能与你家比, 别人喊我黎百万,之前那都是虚的,我和竹哥儿现在的家底刚过百万呢。”
“啊?此时你们夫夫的家底刚过百万?不可能哇, 你们肯定早就超过百万了。”
辛知不解。
“嗯?”一旁正默默洗牌的陶竹水眸睁大, 不解的看着辛知。
辛知登时有些不好意思, 轻声咳了一下:“你家的生意都是明面上的,有心人很容易算出大概的数字。”
“这样啊……”
陶竹不由烦恼。
自家的家底是透明的, 这感觉真不好。
但挡不住旁人会算。
“所以说, 如果算上今年的粉条银子, 你们夫夫的家底别说是百万了, 得一百万再多几十万吧。”
辛知吸溜着有些烫的茶水,眼睛又看向了黎荞。
黎兄刚才那话有点不诚实哈。
“……主要是今年的粉条银子还没送过来呢。而且我家的花销大,我买宅子,田地,和英国公府抬鸭子的价格,日常开支等,这都不是小钱。”
“而且,今年红薯欠收,粉条的收益少。”
黎荞努力解释。
如果去年没有捐出那二十二万两银子,那他和陶竹此时的家底的确有一百多万了。
但因为去年水灾时捐了二十二万两,再加上今年红薯欠收,粉条的收益缩水的厉害,按照上次黎谷在信里说的,估摸着有二十万出头。
所以,如果年后韩家商队把今年的粉条银子送过来,那他和陶竹的家底能凑个百万。
至于鸭货铺子、点心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