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1章 医学馆的学生开始坐堂 盛鸿准备屯田,独宠夫郎,不曾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皮贵,他将医学馆分馆放到了城外的庄子上,和善堂学馆分馆紧挨着。
这一次,他的招生要求依旧是八岁以上、二十岁以下且识字,识字这一项拦住了很多人,但报名者挺多的。
甚至善堂学馆、分馆原本准备走科举之路的学生,也改为报名医学馆了。
这些学生原打算考科举,和木匠、铁匠比起来,还是科举之路更有吸引力些。
但科举之路太难了。
要识那么多的字,要背那么多的书,而且黎大人只供三年,三年后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看着一起入学但选了木工、打铁的同学已经开始挣钱,而自己前路迷茫,那些准备走科举之路的学生,大多数都后悔了。
现在黎荞要给医学馆招生,这批学生便想改专业。
大夫这职业好哇,人人都离不了,还受人尊敬,和木匠铁匠比起来,这职业可太有吸引力了。
对此,黎荞很宽容,小孩子嘛,难免迷茫,他愿意给这些孩子重选的机会。
但这一次必须好好学习,若是不专心不上心,那他可是要劝退的。
他虽然有钱,但也不想当冤大头养废人。
医学馆分馆一共招收了三百名学生,免束脩,包吃住,但不发月钱。
他花钱的地方多,今后要把银子花在刀刃上。
元宵节后,医学馆分馆开学,官员的年假过完,该上班了。
天气依旧挺冷,和腊月相比似乎没什么区别,河流池塘里的水面每日依旧结冰。
这不正常。
按照盛鸿原本的打算,元宵节后气温上升,而盛京城外纵横交错的小河池塘通了水,他要领着百官前去田间,一起观赏龙骨水车灌溉农田的美景。
可现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心愿,竟是实现不了。
一连几日,他都捧着整个大盛的地图仔细研究,还时不时将户部十二部的主事郎中叫到求贤殿谈话。
与十二部的主事郎中谈完了,他和几个大学士谈。
和朝臣谈完了,他又召几个老国公、侯爷过来,与他们拉家常。
日子一日日的溜走,很快出了正月。
农历二月,气温明显升了一点儿,但不高,依旧冷飕飕的,得穿着棉服。
但水面结冰的现象少了,而且七皇子搞的这个灌溉大工程终于彻底结束,于是在二月中旬,盛鸿率领百官出城看农人灌溉农田。
小河边,池塘旁,到处都是龙骨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