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4章 黎荞挣钱,黎瑜宁出嫁,可跳 郑浅浅生了,蝗灾来了,独宠夫郎,不曾阿,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了年纪的人都是从战乱年代过来的,经历过战乱,怎会不爱囤粮?
粮食甭管是在战乱年代还是太平盛世都是硬通货,家中存着粮食比存着银子都令人心安。
而且此时交通、商业不发达,不跟黎荞上辈子似的哪怕本地超市的粮食被抢完了,也能从网上购买。
在大盛,本地粮食被抢光了,富人贵人还有能力去外地,但普通小百姓哪有这个能力?
除非一帮人聚集起来当流民。
因此,囤粮一事刻在大盛人的骨子里,上至顶级勋贵,下至普通小百姓,有能力囤粮食的都会在家中囤一些粮食。
心中有粮才会不慌。
当然,普通小百姓囤粮是为了自己,但那些富人贵人囤粮就不一定是为了他们自己了。
一些黑心的,就爱在灾荒年卖高价粮食。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大盛整体是不缺粮食的。
既然人们手中有粮,那黎荞能做的便是使劲搂银子,这么一来,即便灾年粮食价格上涨,那他也有能力购粮。
黎粮这么猖狂、肆无忌惮的搂银子,让不少人羡慕坏了。
就连庄文都说黎荞来钱的速度比工部的铸钱工匠都厉害。
不过,没了三皇子、五皇子这种刺头,大家也就是嘴巴上玩笑一下。
没办法,谁让现在盛鸿护着黎荞呢。
而且,黎荞也没和那些老牌勋贵争利,黎荞是新开辟了市场,这些勋贵的子孙就想要自行车,他们能怎么办?
当然是买呗。
与其让自家的后代去赌、去花天酒地,还是花钱买辆自行车比较好。
三月下旬,黎瑜宁、明悉还有明总督的两位儿子,与黎粮黎二山一起踏上了前往北湖省的路。
尽管很不舍,但离别的日子还是会来的。
黎菽哭成了个泪人,黎瑜安也哭的泪眼朦胧的,陶竹、黎荞也都红了眼眶。
倒是黎瑜宁,虽然也掉眼泪,但脸上挂着笑。
离别只是暂时的,明悉不会一直待在北湖省,明悉还会考进士,考进士得入京,三年后她和明悉就回京了。
况且,此去北湖省,她还想大展拳脚呢。
黎瑜宁出嫁,嫁妆在盛京城中展示了一波,真真正正是十里红妆。
压箱银子除了黎荞陶竹准备的五万两,黎粮王桂花、黎谷、黎菽、还有远在平城的黎大忠这些长辈给她又凑了五万两银子。
光是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