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硝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94章,我在唐朝做纨绔,不一样的硝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394章
距离武江城五十里外,一队大军正紧赶慢赶的向着武江城而来。
领兵之人正是苏定方,他心里有些郁闷的,从探子汇报的消息看,武江城已经得到了他们出兵的消息,且按照探子打探的消息,武江城内据说都在逃跑。
若是让武江城内的人跑了,那岂不是人去城空,什么都没了?
那他们大军的物资可怎么办?到时候大帅可是得怪罪的啊!
第一次与大帅出征就遇上这样倒霉事,苏定方觉得自己是最倒霉的那个,早知道就跟刘人愿换换了,他去攻打临君城就好了,至少不会遇上这样的麻烦事!
“将,军,消息打探回来了!”一名探马停住马在苏定方面前停了下来。
苏定方叹了口气,并没有报什么希望,知道他们大军到来,东瀛人肯定都已经跑了,现在他只求东瀛人并没有动城内的粮草,至于钱财带走就带走吧,他们暂时也不需要什么钱财。
只要打下东瀛,钱财还会少吗?
在大唐可是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缴获的战利品,上交一半,剩余的一半则是下面的人分了。
毕竟将士当兵舍生忘死,朝廷的俸禄实际上并不多,就那么点俸禄如何让下面的将士愿意追随你?自然得有利益。
利益自然就是缴获的财物,这一半里面,身为将,军的他会拿一成,下面的副将会分一成,最后的三成则是由士卒们分配。
在这个时代,别说什么家国大义,百姓并不懂这些,参军的将士更是没有这个概念,在他们的想法中,当兵能吃饱饭,能有钱拿,且若是能在战场立功,那将会有更多赏赐,能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们最普遍的想法,也是大部分将士的想法,否则谁会背井离乡来当兵?
当然,现在的大唐还是府兵制,这样的兵制就有一个好处,打仗时是兵,不打仗时回家种地。
但也有弊端,那就是打仗的时候,铠甲武器大多都是自备,甚至粮食都得自己带。
罗豪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大为震惊,这也太坑了,可这就是当时沿袭很多年的传统,也并非大唐开创。
所以对于下面人的缴获,罗豪也不会去苛责,更不会去要这些缴获的钱。
对于罗豪来说,钱他根本用不完,这辈子怕都用不完,要那么多钱做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必要!
看着自家将,军在走神,探子露出一抹苦笑,但嘴角却是实实在在的在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