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上下议院的驴子问题,大不列颠之影,趋时,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爆发的『斯温暴动』的。
雇农们因为不堪忍受谷物法案带来的高昂基本生活成本,再加之近年来爆发的农业危机,使得他们聚集在一起,每当夜色降临,便会袭击地主的庄园和焚毁他们的粮仓,顺带着破坏他们的打谷机。
这种现象在汉普郡丶威尔特郡和肯特郡表现的尤为严重,这几天的报纸上已经连续出现了好几起地主和教士被愤怒的农民放火烧死的新闻了。
类似这种趁夜色进行大肆破坏的事件,其实英国发生过很多次,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暴动流程,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农业领域。
其中最着名的当属1811年爆发的卢德运动。
当时,诺丁汉郡的袜商不顾行业规矩,通过生产一种劣质长筒袜,压低袜子价格,严重冲击了手工织袜工人的正常收入。
于是一些织工便秘密组织起来,以虚构的「路德将军」的名义捣毁商人的织袜机,破坏他们的羊毛和袜子工厂,如果找到工厂主便立刻绞死他们。
诺丁汉这一把火很快就烧遍了英格兰各地,各种五花八门的暴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遍地开花。
为了镇压工人暴动,英国当局甚至不得不召回了一部分正在伊比利亚半岛参加拿破仑战争的陆军部队。
在『卢德运动』的最高峰时期,留在国内对付暴动工人的英国陆军数量甚至还要超过对付拿破仑的。
之后,英国政府为了对付卢德运动,还紧急通过了两份法案,即《摧毁机器被限制破坏法》和《1812年恶意破坏法》。
但是很明显的,正在兴头上的暴动工人可不会管那麽多。
因为卢德运动几乎都是由各地工人自发发起的,没有统一的组织,英国当局镇压一波又来一波,就这一直断断续续的闹到了19世纪20年代还依然会有打着『卢德将军』旗号的暴动出现。
虽然这次斯温暴动并没有打着『卢德将军』的旗号,但他们也只不过把旗号换成了『斯温上尉』,至于暴动的手法那当然还是老一套。
只不过,对于这次『斯温暴动』,以威灵顿公爵为首的托利党内阁却表现的异常安静,虽然他们依然派了军警前往暴动当地恢复秩序。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一反常态的表示,只要事态不再继续扩大,他们将不会派出陆军部队前往镇压。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事态的发展愈发的魔幻了起来。
几乎是在斯温暴动发生的同一时间,萨菲尔德勋爵在上议院发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