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麦穗两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先婚后宠:闪嫁离婚带娃大佬,麦穗两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04章
悠扬的音乐铃声响了起来,凌兮站在讲台上,教室里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小了。
凌兮缓缓开口:“同学们,你们知道民间文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
讲台下议论纷纷。
凌兮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变异性。”
“民间文学有四大特点:口头性,群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异性。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讲台下再次议论了起来。
凌兮等着他们议论,等声音逐渐减小了,凌兮才又开口:“中国有成语叫做以讹传讹,空穴来风。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春秋时期的故事《穿井得一人》,就是这种以讹传讹的故事。”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相传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打水。后来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家里打一口水井。这个时候丁氏族人就对乡亲说他们家因为打了水井让一个人有了空闲得到了一个劳动力。结果这件事被人口口相传,变成了丁家人挖水井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大活人。而且这种说法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还传到了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好奇,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人也很无奈的回答,他们只是说得到了一个空闲的劳动力,并不是打井挖到了一个活人。”
“所以,同学们,谣言止于智者,我们的祖先从春秋时代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如果以讹传讹,道听途说来的话也都要信以为真的话,那我们的文化真的要倒退到春秋时期了。”
“再说我们的民间文学,正是这样口口相传的一种文学形式,相传的时候每经过一个人都会带上自己的主观思想,慢慢的就变异了。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成为智者,能够明白是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不要被那些流言蜚语所迷惑,要看清楚事情的本质和真相。”
凌兮说完,台下响起了一阵掌声。
一名男生有些激动的站了起来:“凌老师,我为我之前对您的误解向您道歉。我们确实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这就在贴吧下面写出自己的观点,我希望我也是那个让谣言止步的智者。”
......
听着台下一声高过一声的支持的声音,凌兮的心里暖和极了。
下课后,凌兮再次被学生们围了起来。
“凌老师,我是咱们学校的记者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