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M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阅读194,我家木门通古代,ALAMM,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大荣见状连忙出声阻止:“都说不用你忙活了, 这田里蚂蟥多得很, 你不是怕这玩意儿吗。”
林回星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没事,我多注意一点就是了, 我不也得教大家该怎么做吗。”
因为种植方式的差别, 上梁沟的人确实需要林回星教一遍做法才知道这秧苗该怎么种。
都是做惯了农活的老把式,林回星上手演示过一遍后,苏大荣拔秧苗的速度就上来了。
扎成一把一把的秧苗被苏大荣挨着放在一块栓了草绳的竹篱笆上。
按照林回星说的,回头得在稻田里面间隔着抛洒秧苗。
林回星以前也跟着父母种过地,哪怕是在现代,这水稻都是最费心力的庄稼。
插秧, 割稻,每一样都是很累人的农活。
苏大荣却不觉得累, 今日苏家插秧, 除了苏大荣和林回星之外, 连季娥和苏云娇也都放下手里的绣活来帮忙了。
农户把庄稼看得很重, 哪怕女眷们现在做绣活也能赚不少的钱,但是在村里人心中, 最重要的时候还是粮食。
村里好些个老人都是从灾荒年里熬过来的, 真到了灾年, 粮食才是最可靠的,银子虽然好,但真到那个时候, 有银子也不一定买得到粮食。
苏家足足有好几亩的稻田,要是季娥她们不干的话, 光靠苏大荣一个人,都不知道要忙活多长时间才能种得完。
学着林回星的法子种水稻的人不少,考虑到大家都挤在田边学插秧的办法,他也没多耽搁,拿了两把秧苗就到育苗床外面的田里教大家插秧了。
“其实也不难,就是秧苗要插深一点,浅了会飘起来,间距也得做到尽量均匀,这样秧苗才能有最好的生长空间,后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