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MM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分卷阅读213,我家木门通古代,ALAMM,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猪。
虽然舍不得拿人能吃的食物喂猪,但是看着吃了豆渣的猪眼见着一天一个样,奚家人也就不怎么心疼这些豆渣了。
和一个大钱好几斤的豆渣相比,自然是猪肉更加值钱了。
后面金二哥在郡城的豆腐生意算是走上了正轨,每天十板豆腐运到郡城去,食味楼和另外两家酒楼都来订了。
自从鱼头豆腐汤也开始受郡城人的欢迎后,食味楼每日预定的豆腐从一板变成了两板,另外两家后找来的酒楼则是每天一板。
剩下的六板豆腐虽然也不少,但也只够金二哥卖两个时辰的。
有时候要是两个时辰还没卖完,金二哥就会把剩下的那点豆腐放到和他相熟的鱼摊上寄卖。
这鱼摊的老板也是船家,和金二哥这种撑船摆渡挣钱的船家不同,对方靠打鱼为生。
这打鱼也是一个见天吃饭的营生,每日的收入都是不稳定的,不过自从金二哥把豆腐拿到郡城来卖之后,码头上这些卖鱼的摊贩生意可比之前好了不少。
金二哥再隔三差五地送块豆腐,对方是很愿意捎带着帮他寄卖一些豆腐的。
之后荆正天又来找过金二哥几次,奈何林回星一直没来安平县,他想引荐都没有办法。
随着姚老翁家装铜钱的陶罐越来越满,他比金二哥还盼望着林回星赶紧出现。
因为还没分账,姚老翁也不敢花用账上的钱,这就导致他们虽然每天都有几十个大钱的收益,平常却还是只能用之前的老底。
好在有金二哥从荆正天拿了带来的碎银子,姚家人倒是不至于没钱买粮吃。
在姚家人的盼望中,上梁沟卖纸小队也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了。
经过一轮的造纸,现在上梁沟的每一户都有少则一百斤,多则两百多斤的草纸需要往外卖。
当然了,其中草纸数量最多的,还是林回星。
因为有那五十个腌料池的纸浆,最后林回星得了两千多,将近三千斤的草纸。
他每家分了一些,自己又留了一百多斤备用,剩下的两千斤准备全部带下山卖掉。
草纸用箩筐装的话,一箩筐差不多就是七八十斤了,一挑担子就是一百五六斤左右,这点重量村里的青壮年都是能够负担的。
林回星不行,他肩膀肉嫩,要挑扁担的话,用不了一个时辰肩膀就要磨破皮。
林回星这个人最不爱逞强了,纸要卖,却也不是非要自己挑的。
村里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