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人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章 试枪马克沁,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江边人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弹簧,普通的弹簧可不行。”
“目前我所设计的弹簧,主要还是用在马克沁上。”
工部一名官员拦住张天赐问道:“为何要管那火铳叫做马克沁,可是有什么渊源?”
张天赐呃了一声,随后敷衍道:“弹药射出之速去流水,专克制马匹骑兵,便起名曰马克沁。”
“不要管什么名字了,你要是愿意,叫大明第一连发火铳也可以,爱叫什么叫什么,主要是现在弹簧成了,赶快让工部开始按照我画的图纸制作马克沁吧。”
时间一晃,便是三个月。
三个月时间内,张天赐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灵感易得,统筹难做这句话。
张天赐一拍脑袋想起做马克沁,可是马克沁的弹袋,子弹规格,子弹外壳的冲压生产工艺,子弹酸洗防锈工艺,无烟火药的实验,膛线的制作。
这种种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严重拖慢了张天赐研发制造马克沁的速度。
当三个月之后,大明洪武年六月,第一挺马克沁摆在朱元璋面前时,着实让朱元璋好好的震惊了一把。
“这…就是你说的马克沁?”朱元璋抚摸着马克沁机枪的外壳,又看了看堆在一旁的子弹袋,对张天赐问道:“这是什么?”
张天赐指着子弹带说道:“这是革命性的改造,此后再也不需要费时费力的现场装填火药,而是事先通过机械化手段装填就可以了。”
“陛下,去靶场试一试?”
朱元璋一挑眉头,看着马克沁机枪上的两个轮子,心想虽然沉重不好移动,但是想来也没那么麻烦。
见工人好像推独轮车一样,将马克沁机枪轻松推走,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挺好,没有大炮动起来那么麻烦。”
随后众人便向着张天赐建设的简易靶场走去。
朱元璋今天不止一人来看,因为张天赐提前说这是划时代的一天,足以在史书上写【今日以后,游牧者不以能征善战而名,而以能歌善舞闻名。】
所以,朱元璋不仅带了史官,还带着中书省和六部上百名官员来参观,甚至就连马皇后和朱标都一起跟着来参观。
只见张天赐建设的是一个漏斗型的巨大靶场,靶场内没有现代的靶子,而是放养着猪和羊这两种生物,一共有六十六头。
只见张天赐向马克沁机枪中倒水,随后叫来副手捧着弹链,随后张天赐对朱元璋和满朝文武等人说道:“还请诸位捂好耳朵,此物声音巨响,可伤耳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