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人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倭岛爆炸了!,大明第一工业巨匠,江边人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些有钱的商贾为了比其他人更快一步吃到红利,甚至会从南洋进口小破船,再给朝廷一笔费用,让朝廷的蒸汽船拉着招募的乡勇到倭寇岛。
而那些没能力从南洋进口小破船的商贾,则多塞一笔银子,直接坐上蒸汽船往倭岛跑。
朱元璋见到这个情况,笑的是合不拢嘴。
因为单单是把这些商贾运往倭岛,朝廷就在这七天时间内赚到了将近八万两银子。
而张天赐这时也顺势提议!朝廷一点一点把倭奴阉掉,实在是效率太低了。
不如直接再把这项权限下发给商贾,直接让他们在倭岛上圈地。
凡是占据的土地,只要没有贵重金属矿产,那就允许他们免费使用七十年!
七十年后要么还给朝廷,要么花大笔银子续费。
而对于倭人,只允许保留被阉掉的男倭奴,对于这些倭奴的去留,也只允许在倭寇岛内驱使,不允许带回大明。
至于倭奴的死活,大明朝廷则不管,只要你不怕被官员说你打算造反,你保留一万个倭奴朝廷都不管你。
朱元璋思索一番,觉得这么做倒也没问题。
即便商贾有心造反,能带上的也不过是铁甲钢刀。
这些东西在现在的大明面前,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只能说到了战场上,死的会更痛苦一点。
随着朱元璋大笔一挥,下达倭寇岛圈地令,整个大明民间的市场再次沸腾起来。
圈多大就有多大?免费使用七十年?男倭奴的使用朝廷不管?
这无本的买卖现在要是不抢着做,难道要等竞争对手富裕起来在后悔嘛?
至于会不会有人狠不下心,以及儒家的态度,这两点张天赐倒是不担心。
封建时代有弊端,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好处。
在此时大明人的眼里,那大明四周全都是蛮夷,具体的划分也不过是弱的蛮夷和强的蛮夷的区分罢了。
儒家也会为了利益为自己辩经。
随着倭岛圈地令的下场,更多的商贾想要涌入倭寇岛。
为了加快进程,很多背后有着不可明说势力的商贾,成功把钱送到了朱元璋面前,以此希望朝廷能彻底开放蒸汽船的使用,甚至是整体租赁。
朱元璋冷笑着看着一箱一箱的银子,粗算之下都有五十万两白银。
这些白银全都是那些商贾以“无私帮助朝廷”和“强我大明海军”的名义,捐赠给朱元璋个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