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26章,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寒小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家还没搞出后来的家学,也没请先生来村里教书。余家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直接塞到镇上的私塾里,也没刻意挑选,甚至都不是所有的孩子全送到同一个的,完全是到了年岁瞅着坐的住了,就让当爹的或者哥哥带着来镇上,随意选个私塾,交了束脩就送进去。
搁在安卉上辈子,那简直就是不敢想的,多少人为了孩子读书砸锅卖铁也要买学区房,更兼各种骚操作不断。
可放在这个年代,像余家这种家庭,已经算是非常负责任的了。
余耀宗这一辈以及他侄儿那一辈的男孩子,全部都是五六岁就送去开蒙的,也有特别好动的,实在要是坐不住,那就晚两年再去。至于读到什么时候?只要愿意读,那就可以一直读下去,哪怕娶妻生子之后都还能再读。但如果实在是不愿意了,那就回来吧。
已故的余老族长就是希望能将自家打造成一个耕读之家。
然而,希望有时候真的不一定能达成,反正余耀宗这一辈儿的兄弟里面,只有他一个还算是靠谱的。十四五岁就通过了童生试的前两场考试,独独最后一场,也是难度最高、最为重要的院试,年年考、年年卡壳。
一直到今年五月里,县太爷宣布加试一场,他也去考了,考完自我感觉良好,还以为这次必然是要中了,结果却还是遗憾落榜。
余老爷子也因此抱憾而终。
其实,严格来说,科举是不允许尚未守孝期满的学子应考的。像余耀宗这种情况,去世的人是他的亲爷爷,依着礼数是需要守孝一年的,哪怕少一点儿来算,也需要九个月时间。
老爷子过世是六月里,院试是在八月里,无论怎么算,这个时间都是不够的。
但还是那句话,余耀宗他命中注定遇贵人啊,哪怕这个贵人他脑壳有包。
是的,就是那位入错行的县太爷,他迫切的希望能在任期做出成绩来,又因为他本身就是个读书人,真的是可劲儿的在科举方面较劲儿。
别的县城里,像县试、府试那是每年考一次的,院试多半都是两年一次,或者三年两次的。他不,他非要一年考一次。这倒也不夸张,因为确实也有县城是每年都举办童生试的。结果今年他又是加试,又是搞特例。
余耀宗参加院试前,是向上头说明自身情况的,但上头回复说,只要在孝期不为官即可,其他随意。
秀才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