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寒小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
这就好比她爹给她求个北大清大录取她的庇佑,然后代价是前程、钱途皆无……
不要了,要不起。
仔细想想,这个大学也不是非念不可的。
但人家余耀宗愿意啊!
用安父的话来说,只要他求的不是丧尽天良或者违背律法的事情,他才懒得管呢。求庇佑这种事情,纯粹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反正承受代价的是本人,这本人没意见,外人有啥好说的?
当然,像之前那个代价是丧父的……咳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余耀宗本人觉得没毛病啊,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还能不知道?就连当年考上秀才,都是特地求了庇佑的,凭他自身的能耐,只怕光考秀才,没个十年八年的都考不过。至于举人什么的,这秀才还能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刷,举人是真不行。
拿洛江县来举例子,每年县里都会出二三十个秀才,当然不一定都是这个数,有时候某一年的优秀人才比较多,可能会一口气出四五十个。若是某一年都是些滥竽充数的人,可能连十个都没有。这些都是由县太爷和县学先生商量着来的,难度或许有,但不会特别高的。
还有一点,同一个县的教学水平其实是差不多的,除非是一直待在乡下地头苦读,如果是进入了县城里,甭管是县学还是其他书院、私塾,总的来说先生的水平都不会差得太离谱。
但乡试就不同了,你得跟其他县的人竞争,甚至还有府城那头的人。像洛江县本身就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县城,搞不好县里的头名还不如府学这边垫底的呢!
再一个就是,只有乡试会被人反反复复的刷。
像童生们考秀才,哪怕偶尔会有白头童生,但多数人如果三十岁都没考上,多半就歇了这份心了,头铁的人不是没有,但数量肯定不多。而考进士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进士是要去京城考的,举人又是可以补缺当官的,所以很多举人在连着考了两三次后,就会自个儿放弃的。甚至很多人只给自己一次机会,考上最好,考不上直接补缺去。
而卡在中间的乡试……
余耀宗打心底的觉得,就算自家祖宗的坟头冒青烟,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考上举人的。
不可能的,没希望了,直接放弃打道回府好了。
安卉对余耀宗的自知之明非常有代入感,试想一下,要是她不放弃的反复复读参加高考,最大的可能就是连着考上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