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上的小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起航,蒸汽大明,马桶上的小孩,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声招呼,我之前听皇帝的意思,似是不会放他去。”
铃眉:“那戈湛怎么办?”
肖潼:“不打紧,我已经去跟礼部的官员谈及此事,说自己孤儿寡母,倒是礼部也有位女主事倒也体贴我,说以随行仆从为名,会把戈湛报上去,到时候登船不成问题。再说,大不了他就化作白鲸,随着船去了。我们出使的宝船极其巨大,一船能住上千人,甚至船内还能种菜、养猪,又要航行许多日,许多官员都会带随从,来帮忙洗衣倒水。”
俞星城松口气:“那炽寰也不成问题,它反正往衣袖一钻就是了。”
铃眉:“那貔貅怎么办?咱们晚饭时提起来你要去出海,它一脸兴奋。”
俞星城:“……不知道出海让不让带狗上船。”
但事实证明,只要你官位高了,自带家养猪上船估计都行。
他们并不是高调离开京师的,只是皇帝在朝堂上提及要让小燕王出使奥斯曼,并未举行任何送行的典礼,他们一群官员乘坐京津这条刚刚修建好的铁路,去到了天津大沽口海港。
天津早年虽是卫,但在大明通商之后不久,天津几乎在百年内就成长为北方结构最复杂,也洋人最多的海港之城。或者说是北方最繁华最新兴的府城之一。
大沽口海港的规模,远胜于上海县的海港,多处夯土与水泥混合制成的新栈桥延伸向海中,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货船游轮。他们众多官员登船,需港市商铺与闲杂人等回避。当他们成列的马车浩浩荡荡的停靠在大沽口海港内栈道上,回头望去,能看见高高的堡垒与炮台,以及巡逻的小型鲸鹏。
炮台之下,许许多多的仓库、洋人旅社、酒馆饭店与私人的货币对换处,招牌林立,也有许多人远远站在海港大路的另一边,围观着官员入港登船。
而跨过了煤渣铺成的宽阔的海港大路之后,在港口区内,都是些红砖小楼或者是成排的亭子,亭子下仍然有许多搬货工的休息处、海关查税的算账台,正在歇业着。码头的红砖建筑之间挂满了彩旗,不少木牌上写着多国语言的“有朋自远方来”与“鸦片禁止入内”之类的字眼。
这次小燕王出使,计划共出使大型远洋宝船十二艘,中型宝船六十三艘,巡船、战船、运粮船、炮船多种配合,再加上二十三艘鲸鹏,总计近三百艘。其中兵员就超过三万,官员林林总总近千人。
这简直像是一次郑和下西洋。
但目的地更远,要达成的目标更复杂。否则皇帝又怎么会不大张旗鼓的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