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舟踏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回到古代交笔友,沙舟踏翠,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我无法阻止。我们能做的,是用技术变革带来的收获,填充国税、富裕朝廷,然后,减轻甚至免去田税,鼓励农桑养殖。这样,经济形态良好,田桑也不会减少,不是皆大欢喜吗?”
谢峥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鼓励商业,用商业税收替代田税,进而鼓励农桑?”
祝圆连连点头:“对!就是这么个意思。”她坚定道,“粮食既然是国之根本,那为何不能减免税赋、鼓励生产?为何不能给与奖励?既要百姓耕种,又要从中获税,非是长久之道。”
谢峥沉思。
半晌,他再次抬头,道:“是我狭隘了。”
祝圆欣慰地拍拍他肩膀:“能想通就是好的。”
老气横秋的。谢峥暗自好笑,道:“这只是个构想,未来如何施展,还待试验。”
“那当然。”祝圆撇嘴,“你看实验区那进度,几年能捣鼓起来吗?”
谢峥失笑:“过两日不是要去给他们培训吗?或许会加快进度。”
祝圆叹气:“难。我只能给他们讲个原理,剩下的还得他们自己摸索。”现在的匠人对铁、锡、锰、镍等元素都分不出来,只能靠经验摸索试验,太难了。
但是,她对匠人们的信心还是有的。
就拿天朝的历史而言,春秋时代就能靠人力折腾出钢,如今有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肯定也不在话下。
“时间问题而已。”谢峥安抚她。
“嗯,是我心急了。”祝圆看他两眼,小声问道,“你现在比较关心农桑?”
“算是。”
“只靠百姓是不行的。”祝圆提醒他,“还记得我爹在芜县做过的农桑鼓励方案吗?当时你还弃之若履来着。”
谢峥无奈:“我不过是提了两句不合时宜而已。”
“那现在呢?”祝圆斜睨他,“现在难道还不合时宜吗?”
当时芜县无人无钱,祝修齐还得自掏腰包去鼓励农桑。
现在有钱有人,为何不做?
谢峥微微皱眉,回忆了下,问:“奖励模式?”
祝圆摇头:“不,既然有实验区,那自然是要做负担起实验区的责任。优化粮种、研发驱虫药、肥料,不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吗?”
谢峥诧异:“粮种如何优化?肥料又是何解?”
祝圆便简单介绍了下杂交培育法,然后说:“就跟人要吃五谷杂粮一样,粮食作物也要足够的营养才能长大,有些土地贫瘠,可以靠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