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番外:苏家
十月瘦瘦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3章 番外:苏家,皇帝养生系统(慢穿),十月瘦瘦子,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辙要伸手倒茶,劝道:“喝一点润润嗓子,那就差不多了。不要喝太多水,我怕你要出恭,作文章会中断。”
曹植说文若春华,思若涌泉,这一下子打断了,文章还怎么写下去?
苏洵赞同地说:“夫人说得对极了,你们两人第一次上场考科举,不要喝太多水。当年我去礼部考试的时候,不敢吃喝太多,最怕人有三急。”
苏辙抿了两口茶水,抬头看见程氏的脸色不太正常。
是那种病态的白。
他担忧地说:“娘,等我们出门考试,你有空就去医馆,抓几副好药吃吧。我听闻你们这个年纪的女子,底子虚,要多补补。”
“你娘还年轻呢,吃什么补药。”程氏心里一暖,小儿子是关心她的。
她今日胃口不佳,只吃了两口炊饼。她站在路口,目送着苏洵驾车,直到听不到马儿踢踏踢踏的跑动声,才转身回去。她想起屋子里的家务没做完,拿起一块布,想要把案上的碗筷收拾了。
“哐当——”
一声清脆的响声,是手里的瓷碗落到地上,摔成好几瓣。
程氏捂着脑袋,她的头越来越晕,眼前看的东西仿佛被盖上一条黑纱,叫她看不清切。她感受到一阵天旋地转,她站不稳,重重地摔在地上。
春天的地很凉,凉漫开来,沁入她的骨头和四肢。她完全睁不开眼,无力地躺在那儿。
作者有话说:
私设程氏是突发脑溢血。
历史上虚岁十九的苏轼和十七岁的苏辙顺利通过礼部会试,但是没参加那一年的殿试。因为程氏在那个时间点死了,兄弟二人丁母忧。
有参考宋朝婚俗,有参考帔坠的资料。宋朝的彩礼是很高的,男方给的彩礼高,大多数情况下女方出的嫁妆要更多。范仲淹在初订《义庄规矩》时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意思是族人要嫁女儿,老范愿意赞助三万块,姑娘二婚再嫁,他赞助两万块;族人要娶媳妇,老范出两万块,如果男子二婚,老范这回不给钱了。
又比如苏辙本人,他对自家闺女真的巨舍得。徽宗初年,小苏把自己的地卖了九千多贯(即使通货膨胀,应该相当于大几百万人民币的消费力),将这笔财富全部给女儿做嫁妆。小苏脸上笑嘻嘻,关起门来写日记,说自己“破家嫁女”。大概这就是老父亲的惆怅,女儿要嫁人,他不但伤心,还要给女儿多出嫁妆撑场面,没了好大一笔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