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我思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五章,寂寞空庭春欲晚,匪我思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纳兰的梦都失去了,而画珠之前的所作所为琳琅隐隐约约是知道了,只是一直自欺欺人,这样才能够安慰自己不是什么都没有,至少还拥有姐妹之谊。而这种不愿去想的自欺欺人必需要一声惊雷方能是她轰然醒悟。
画珠宠冠后宫就是这一声惊雷―――原来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之后又来了一个刺激――宜嫔所生五阿哥。琳琅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曾经拥有过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只是失去了,不可再来。作为一个女人,到了这个地步,心中只是想:至少我这一生,要有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个孩子,一个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人,任何人都夺不走。
况且她本来就拥有,只是让那个男人害的没有了,她想要再次索讨本来拥有的东西,我觉得完全不过分。所以之后对于康熙的所谓“算计”,我给予全力支持。康熙到了此时何尝不明白他和琳琅的永无可能,只是不愿去想。有点三公子和素素二度和好后的小心翼翼。我想到了最后决裂时,康熙必然是和三公子一样的感叹:“用权利强留了她这么多年,终究是留不住”。
纵观全文到现在,琳琅实在是太聪明了,她和康熙之间的感情她是最先看透的一个。匪大塑造了这样一个女人,应该有那个时代的特色――从一而终,对自己的第一个男人死心塌地,但是琳琅又是个才女,间具了一些文人的傲气,使得她不愿意死心塌地的等待,所以她一旦看透,就不会回头。如果琳琅笨一点,或者说像那个时代的任何女人一样等待(想起《少年天子》里面的花束子),她和康熙还是可以善终的。而康熙,如若对爱勇敢,包容,不要在潜意识中放进那么多帝王的颜面,他们也可以相属。
还有一点要说的,很多人说琳琅为什么痴爱纳兰,我却觉得琳琅其实爱的不是纳兰,只是那段单纯去爱的岁月,那段感觉自己曾经幸福过,拥有过的岁月。就像柔福临死时对赵构说的,他们爱的不过时华阳花影中的彼此。
所以有人说这篇文章本可以喜剧,,是匪大忠于史实,一定要悲剧,但是我认为悲剧是他们两人的环境性格使然,怨不得别人,当然更怨不得匪大。
不过对这篇文章,却觉得有点和《玉碎》一样的感觉,只是三公子和素素的性格稍微变一变而已。三公子刚开始的积极主动和素素的被动,后来三公子遇挫后对素素的冷淡,怀疑素素心有所属,以致和好后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都能够和《春欲晚》相对比。素素和三公子巨大的身世诧异,素素的自卑和谨小慎微,两人心中怀疑却并不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