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MM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9 章,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MM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 29 章
辰时,两百九十一名学童皆已完成诵书。
太学生点诵籍贯、名字,将通过一试的学童引入讲堂,准备二试——帖经、墨义。
便是填空和默写。
此举可试学童是否识字识题、能否书写,能否将记诵的经文赋予笔下。
乔时为挎着考篮,紧紧跟在队伍之后,忽闻沉闷的车轱辘声,侧目一看——辟雍馆外的正道上,两架满载青色布匹的马车悠悠而过。
抬首往前看,金玉为冠珏为佩,绫罗绸缎绣重重,多是不俗气。
而如他这般一身青色直裰,青绳缠发的寻常学童,已所剩无几。
乔时为暂时忘记了诵书时的小插曲,东风拂面绕发丝,他边走边沉思着。
倒也是,在这世道里,天才临世如天降雨露一般,概率兴许是一致的,然富饶之洲与贫瘠之地,天才成材的成数却是不一样的。
乔时为在心里叹了一声。
安慰自己道,手捏的土坯,岂能贪它出好瓷?童子举不过是朝廷“莫使四方有遗材”摆出的门面,几起几废,岂能奢求它尽善尽美。
不能把它当作正经的科考的。
“祖父说了,只需取得初等,入国子监读书就够了。”他暗自捋了捋思路,跟随队伍往前。
……
考场设于房内,瞧着应是国子监平日授课的地方,九柱十八梁,可容百余桌。
竹席、蒲团、书案,齐齐整整,这样的考试环境倒是难得。
主考官立于台上,声貌具厉:“沉心作答,不可喧吵。”命太学生发放试纸。
又见十余位鹤发教谕立于四侧,记录学童研墨、执笔、坐姿之习惯。
乔时为吸取教训,这一回不着急下笔了,他仔细读了应试要求和题目——卷上共有题目十八道,儒家九经,每经两题,乔时为荐书上写他熟读《论语》《孟子》《尚书》三经,则他只需答当中六题。
三题帖经,三题墨义,一个时辰足矣。
乔时为循着平日的习惯,挽着宽袖磨墨免得沾染,落笔时身姿笔挺,每每收笔时干净利索,不在纸上留下杂墨。
许是太过专注,他竟没注意台上考官频频注目——且不论乔时为答得如何,单是君子如兰如竹的仪态,足以叫人难以忽视。
何况是在一众学童当中。
气与势, 识与度,情与韵,是极难掩下去的。
半个时辰后,乔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