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前方有“坑”,注意避让
咖啡就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2章 前方有“坑”,注意避让,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咖啡就蒜,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进度。怎么样,难受吧?”
“怎么叫难受呢?那叫相当难受,老爷子算是和森内特教授一个门派的吧,K人话怎么能一个味道,几个字就把让你说的如坐针毡,如芒刺背,我都觉得自己这几年白学了。”
“呵呵,他们都是LSG的,当年从马林诺夫斯基串那传下来的风格,习惯就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了,让你读的那篇关于农民工和城市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文章,你写了读后么?”
“写了,在最后那几页就是。”
“行,拿纸拿笔,讲课了。”
“哦,”
一人桌头,一人桌尾,一杯茶水,从热到温,从温到凉,李乐顾不上喝一口,惠庆也不需要,就那么1V1的开始了辅导。
“回到这篇关于把农民工称为新工人阶层的文章上来。你怎么看的?”惠庆问道。
李乐指了指,“叙述社会问题的时候是挺平实,因为用的是直观的生活化语言,但是真到总结问题的时候,就跳到一些很空大的词汇上,如‘资本”、‘社会’,但同时完全不对这些大词所指代的东西做明晰的交代。呼吁虽然发自同情打工者艰难处境的真心,但是却不指向任何行动力的。”
“用高高在上的腔调,忽而说人迷失,忽而又鼓吹断裂,时不时还对站的好好的工友们说,你们应该崛起。”
“你不喜欢这篇文章?”
李乐笑了笑,反问道,“作者介绍自己在国内读的社会学专业,然后去的丑国读的所谓的发展社会学,可要是您,您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您会收他做学生么?”
“大概率不会。”惠庆摇摇头,“所以,你用矫情而荒谬,庸俗经验主义的报告文学来对这篇文章下的结论?”
“是,这大几万字,如果当做学术论文还是算了吧。”
“对于下层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作为田野调查的案例,仅仅呈现是不够的,如果对于听到的故事和自己的介入没有反思,写出来就容易沦为专场故事会和呼唤明君。但是,我觉得,作者其实未必不自觉,字里行间,对集体的排斥还有对个人进步的推崇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还有呢?”惠庆继续道。
“这文章若是当学术论文,那只能说明作者的学术训练是不够的,甚至没有研究题目和访谈结构。”李乐回道。
“然后从访谈材料中提炼出很多小组合拼成大组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