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6章 吴王的态度,大明不革命,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像的还要危险。
朱简烜颇为担忧的问:
「那朝廷最终干预了吗?又是怎麽干预的?」
费淳表情似乎有些茫然的说:
「圣上安排都督府调兵进城,遇到叫歇的行动就在街上守着,抓捕动手斗殴和趁机盗窃之人。
「叫歇的工人和东家双方,只要不直接动手斗殴,朝廷就不管他们怎麽做。」
朱简烜有些意外,脑海中想像这个画面,怎麽感觉,跟前世欧洲罢工游行的情况类似呢。
官方的警察和士兵在街上看着各种群体互相对抗:
「朝廷没有出面协调,拟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吗……」
费淳直接摇头:
「没有,只要双方不在街上动手斗殴,朝廷都不会直接出手干涉。」
朱简烜面对这个肯定的答覆直接沉默了。
历史上清朝苏州等江南地区官员们,还会主动调解工匠和东家的矛盾,协商制定折中的用工价格和条件呢。
现在的大明反而不去干涉这个事情了。
反而跟前世欧美国家一样,只是单纯的看着工人和东家对抗,让他们自己去谈判和妥协了。
难道是因为大明的社会状态完全变了吗?
传统的中央帝国的统治基础是地主,官员也主要是地主。
所以面对商人和工人之间的矛盾,朝廷和官员通常都是采用居中调停的态度。
现在的大明朝廷,早就不是历史上的传统中央帝国朝廷了,本身就有大量的工商业群体的人在其中。
特别是商人群体越来越有钱,参加科举考试以及担任官员的越来越多。
朝廷的态度自然越来越倾向于商人。
皇帝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大资本家,极大概率不会有站在工人一方的想法。
以至于连传统中央帝国朝廷居中调停的态度都没了。
现在工匠和东家都开始冷暴力对抗了,未来如果真的爆发了经济危机,那矛盾会进一步激化。
甚至有可能直接在本土孕育出那种更进一步的现代思潮。
不是说大明肯定挺不过经济危机,而是经济危机肯定会拖慢生产力攀升的速度。
同时那种新思潮出现之后,就会开始对应产生各种新麻烦。
如果可以的话,还是从一开始就尽可的规避,减少那种思想孕育的环境和机会。
关键是,朝廷可以由职业官僚主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